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大国粮食的永恒课题

陈锡文    2022-05-09 10:41:17    《人民周刊》

中国自古就是农业立国,“江山社稷”之说,表明了从帝王到老百姓心目中,土地和粮食的重要地位。“社”原指土地神,社火就是祭拜土地神的。“稷”原是对小米的称呼,主要代指谷神。这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孟子》里讲到诸侯有三宝:一曰地,二曰粮,三曰人。经过几千年的变化,土地、粮食和农民这三件事对中国来说,依然是永恒的课题。

粮食安全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历史上,中国灾害饥荒频仍,改朝换代时战乱不断。中国人千百年来“民以食为天”的信条,包含着对吃饭问题极为深刻的理解与认知,是从无数残酷的历史经历中提炼出来的。殷商末年到西周初年、东汉末年到西晋、唐末到北宋初年的三次小冰河时期,中国人口都锐减4/5以上,明末到清初的第四次小冰河时期,人口也减少了约一半。各类史书和地方志中“赤地千里,饿殍遍野,人相食”的记录并不鲜见,令人不忍卒读。

 

 

历史证明,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绝非易事,这在任何时候都是对执政者的最大考验。从这个角度讲,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是中国的头等大事,也是今天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粮食供给充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多少代人的梦想,而在今天,这个梦想已经成为现实。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始终把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首要任务。7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牢牢端稳了14亿中国人的饭碗,实现了由“吃不饱”到“吃得饱”,并且“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可以说,我们成功地解决了吃饭问题,粮食安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产量经历过多次波动。粮食产量滑坡很容易,但要再拉回来,需要费九牛二虎之力。改革开放初期,1979年到1984年我国粮食连续6年增产,一举解决了粮食不够吃的问题,但从1985年起,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多年波动;1998年我国的粮食产量达到了当时的历史最高峰10246亿斤,但从1999年起连续减产,到2003年我国粮食产量只有8614亿斤,5年时间足足减掉了1632亿斤,比两个粮食大省的总产量还多。

这些年,我国粮食生产在高基数上不断实现历史性跨越,粮食总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实现了历史性的“十七连丰”。连年丰产丰收的局面来之不易,这是在积极应对自然灾害频发、资源约束趋紧、生产成本攀升等诸多挑战的形势下取得的。去年以来,我们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经受住了又一次大考。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产得出、供得上,为应变局、开新局提供了重要基础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如此严重,但我国社会始终保持稳定,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稳定供给功不可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擘画了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党中央提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明确强调保粮食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这充分表明,粮食安全在统筹发展与安全战略全局中的极端重要地位。中国坚持立足国内保障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粮食生产能力不断增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脱贫攻坚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必须充分发挥好乡村独特的功能。乡村主要的独特功能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二是提供生态屏障和生态产品,三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这些功能是城市所没有的,而又是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在这三大功能中,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人口规模仍将有所增长,对粮食消费需求是刚性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水平提升,饮食结构变化,也在引致粮食间接消费持续增加。粮食问题并非“高枕无忧”,农业基础仍不稳固,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抓粮两个积极性的长效机制尚未破题,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言粮食过关了。

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2020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转基因育种是一个科学技术问题。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我国社会上对转基因的讨论过于情感化。有些反对转基因育种的观点,不是从科学的角度来证明它的危害性,而是从阴谋论、意识形态的角度来作理解和解释。我国对此的政策是非常清晰的。第一,转基因是生物育种,是当今生命科学的前沿,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不能在这里没有一席之地。第二,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必须经过极为严格的审查,确保安全才可以上市。第三,要确保公众有足够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转基因食用农产品和含有转基因物质的加工食品必须标注。所以,中央明确提出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要尊重科学、严格监管,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

“大国小农”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农情。中国人口占世界近1/5,但耕地不足全球1/10,是典型的人均耕地资源稀缺的国家。全国18亿亩耕地红线面积,只占国土面积的1/8左右。很多人不清楚,现在的18亿亩耕地是一个什么状况?这里面,水田和水浇地加起来只有10亿亩。剩下的都是“望天地”,有雨就收,没雨拉倒。现在的关键是,那10亿亩水田和水浇地生产了全国70%的粮食和90%的经济作物,决不能再减少。但也正是这些地,最容易被房地产和工业开发占用,因为都是平整的好地。那些山地和丘陵,因为开发成本高,反而很少有人去占用。所以说,18亿亩耕地红线没有讨论的余地,也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是14亿人赖以吃饭的家底。中央多次强调,要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规范耕地占补平衡。

近年来,粮食价格出现一定程度的上涨,社会上有不同的观点。现在,全球流动性充裕,种粮成本包括农资、人工和地租都在上涨,粮食价格水涨船高也有其合理性,消费者要有宽容心态。政策调控对市场粮价也要有一定的容忍区间。当然,对于背离农产品供求基本面的非理性价格上涨,必须强化市场预期管理,严厉打击非法囤积居奇等投机炒作行为,维护正常交易秩序。从目前粮食生产和库存情况看,供给是有保障的。居民消费中食品的开支比较大,基础粮食价格的上涨会对整个CPI产生较大的影响。政府比较关注粮价对CPI的影响,会把粮价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幅度之内,让消费者能承受,经营者能弥补其成本上涨,并能有相应利润。

解决粮食问题要有战略思维和全球眼光,更加充分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我国人多、地少、水缺,资源禀赋并不足以满足居民食物消费不断增长的需求。从实际情况看,我国农产品总供求已经出现农业发展增长速度赶不上需求增长速度的局面,农产品的进口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目前进口的农产品,按照我国目前农业生产实际水平,大约相当于在境外利用了10亿亩农作物播种面积。目前我国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约为25亿亩,而满足国内农产品的需求,实际需要35亿亩左右的农作物播种面积,大约有28%的缺口。

粮食安全立足国内,不是闭关锁国,而是要统筹内外,适度扩大紧缺农产品进口,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构建新时代对外农业贸易开放新格局。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前提是要与国内生产和农民增收需要相协调,实现粮食安全、产业安全和农民生计安全,守住不伤及国内产业安全、不伤及农民生计安全的底线。关键是要确保进口适度、适当、可靠,拓宽食物来源多元化渠道,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持续高效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丰年不忘灾年”,“温饱不忘饥寒”。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厉行节约和反对粮食浪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注重解决粮食在收储、销售、加工过程中的损耗。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要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自古以来,崇尚勤俭节约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优良家风。在资源和环境双重约束下,粮食节约和减损,就相当于在供给侧绿色增产,开发了“无形粮田”。在需求侧高度重视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有较大的潜力,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长期任务。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日益增加。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只有坚持立足国内、办好自己的事,坚决稳住农业基本盘,以国内粮食稳产保供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才能真正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深刻理解中国农业问题,尤其是读懂中国粮食问题,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李文明同志近20年来一直在“三农”领域工作,“廿年如一日”,心系农业、情系粮食,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尤其是作者到中央农办工作之后,专注跟踪研究我国粮食政策、农业贸易和金融保险问题。这20多年来,国内外粮食供求发生阶段性变化,农产品贸易格局在深刻调整,农业保险也在跨越发展,但大国粮食这一永恒的课题没有变,基础性重要地位没有变。作者在该书中,从古往今来的粮食说开来,深度分析了粮食安全的三个层级划分,全景式阐述了生产根基、市场化方向、天下粮仓和统筹内外战略,对未来我国食物需求的一般性规律和前景作出展望,并进一步探讨了新发展阶段迈向粮食强国的政策走向。

“三农”是长久的事业,粮食是永恒的课题,没有止境。作者“廿年磨一剑”,用心总结思考,倾力探索前沿,将所学所思所悟浓缩于这部总结之作。应当说,呈现在读者面前的粮食读本,是值得一读的。全书内容丰富,逻辑清晰,深入浅出,论述严谨,既是一部较为深度前瞻的“研究粮食安全”的专业著作,也是一部较为立体系统的“读懂中国粮食”的通俗读本。希望作者不忘初心,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砥砺前行,探索耕耘,开启新篇,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和粮食安全继续贡献力量,更好发挥作用。

(本文为人民日报出版社《读懂中国粮食》序言,作者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

(《人民周刊》2022年第8期)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妙笔译经典 书香润家风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植被生态质量指数创二〇〇〇年以来新高

植被生态质量指数创二〇〇〇年以来新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