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健康 > 正文

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

2022-04-06 18:00:24    经济日报

近期,公安部等4部门联合印发《清理整治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严厉打击涉电子烟违法犯罪专项工作方案》,剑指电子烟侵害未成年人。

我国一向高度重视相关工作,从保护未成年人的角度从严管理电子烟,要求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不得通过互联网销售电子烟和发布电子烟广告。规定不可谓不严,但我国未成年人接触电子烟的渠道依然很多,原因何在?有不法商家在商业利益驱使下的铤而走险,有自我标榜健康无毒害的混淆视听,有面对电子烟这种较新事物的监管漏洞。还有一条不容忽视的原因是电子烟被贴上时尚标签,对崇尚个性、好奇心重的未成年人具有较强诱惑力。

然而,再酷炫时尚的电子烟也无法掩盖其危害健康、容易成瘾的本质。电子烟的电子尼古丁传送系统烟雾中包含有毒物质和污染物,对正处于身体发育期和学习成长期的青少年危害尤其大。相关研究表明,青少年使用电子烟和抽传统卷烟之间具有较强相关性,电子烟的“入门效应”凸显。

此次公安部等4部门联合开展清理整治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和严厉打击涉电子烟违法犯罪专项工作,明确要清理一批校园周边销售电子烟网点及电子烟自动售卖机,取缔一批无证经营场所,清理删除一批网上销售电子烟有害信息,查处一批向未成年人售卖电子烟违法案件。这些措施正中问题的“七寸”,能有效阻止未成年人接触电子烟。

但同时要看到,防止未成年人使用电子烟是一个系统工程,并非一次治理就能根除,需要内外兼修、综合施策。从外力上讲,就是要以监管净化外部环境,排查清理电子烟销售网点,净化校园周边环境,清理互联网推广和销售电子烟有害信息,查处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违法行为。从内在上讲,就是要构筑青少年自觉远离电子烟的思想防护盾,加强禁烟科普宣传进校园、进社区,形成全社会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的强大合力。(王胜强)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久卧伤气 清明时节宜踏青
下一篇:配酱汁组CP 水果悄然“零食化”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