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健康 > 正文

肠道菌群没以前丰富了

2022-08-26 15:54:30    生命时报

受访专家: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科主任、教授  盛吉芳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医学中心主任医师、教授  张发明,本报记者  张芳

“寄生”在人体肠道中庞大的微生物群,不仅承担着辅助消化的任务,同时影响着机体的免疫、代谢等基本功能。但不久前,在美国华盛顿特区举行的2022年美国微生物学大会上,有研究人员报告称,现代生活特别是城市化生活,已导致人类肠道中的微生物种类数量减少,可能影响我们的健康。

肠道微生物种类明显减少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科主任、教授盛吉芳告诉《生命时报》记者,人体内的细菌、真菌、病毒及其他微生物,构成了人体微生态。一般认为,人体内微生物种类有700~800种,总数约100万亿个,是人体细胞总数的10倍,加起来重达2公斤左右。其广泛存在于身体多处,比如呼吸道、皮肤、泌尿系统、肠道等,尤以肠道内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最多、最复杂。正因如此,肠道微生物对健康的影响引起了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此次美国微生物学大会上,专家探讨了人体微生态环境与城市化之间的关联。美国康奈尔大学进化生物学家安德鲁·默勒是最早证明肠道微生物与人类间存在长久关系的学者之一。其研究发现,人类肠道的微生物与其他灵长类非常相似,这表明,肠道微生物自人类进化之初就已存在。随后的对比研究显示,目前人类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已不如“近亲”灵长类动物。人类进化过程中,肠道中的一些微生物被保留下来,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消失了,这种变化在城市居民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比如,有研究在野生类人猿的肠道中发现了85种微生物,但在美国城市居民肠道中只发现了55种,世界欠发达地区居民肠道内的微生物种类则介于两者之间,为60~65种。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微生物学家凯尔·迈耶在会上表达了不同观点,他认为肠道微生物种类减少,可能只是因为我们不需要它们了。但与会专家中,更多人对这种变化感到担忧,认为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下降可能导致哮喘和其他炎症性疾病的增加。

多样性下降不只影响肠道

据盛吉芳介绍,肠道微生物在人体中发挥着多种重要作用。营养功能方面,其能帮助合成维生素K、B族维生素、氨基酸、短链脂肪酸等营养成分,同时促进多种营养物质的吸收;代谢功能上,肠道微生物分泌的蛋白酶等,有促进糖及其他物质代谢转化的作用;此外,处于平衡状态的微生物群能够为肠道提供一个“免疫屏障”,保护机体免受外来病原菌的侵袭。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对机体功能的影响之大。比如,今年2月,来自芬兰的一份样本量为6000多人的研究表明,肠道中的某些微生物可能与抑郁症相关;另有研究推断,肠道微生物可以与大脑产生相互作用,从而影响个人情绪;2021年《当代骨质疏松报告》杂志刊发的研究则显示,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与肌肉减少症、骨质疏松症、骨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有关;使用肠道微生物制剂辅助治疗癌症的研究也已起步,2020年,我国港台学者就曾联合在《英国医学期刊》子刊上发表了肠道微生物群可以调节抗癌药物疗效的论文。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张发明告诉《生命时报》记者,人体微生态对健康非常重要,“我们10年菌群移植救治大量病人就是充分证据”。但是,大众甚至医学同行,对微生态的认识还有很大差距。以克罗恩病为例,这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肠道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肠梗阻,伴发热、营养障碍等肠外表现。过去,克罗恩病在我国并不多见,如今却已成为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这种趋势就与人体肠道微生态向不好的方向演变有重要关系。

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作用,在不同人群的对比研究中也有所体现。盛吉芳与团队持续20多年的研究发现,相比患病人群,健康人的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更高;长寿老人的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明显高于一般健康的老年人;母乳喂养的婴儿,肠道微生物多样性高于奶粉喂养婴儿。可见,肠道微生物“参与”了一个人从出生到衰老的全生命过程,并在每个阶段对健康产生影响。

现代生活方式是重要原因

盛吉芳说,从身体状况来看,不论是重病、外伤等疾病状态,或手术、放化疗等治疗措施导致的免疫力下降,都会影响肠道微生物种类,但这些改变通常是暂时的,有可能对人类肠道微生物多样性造成长期损害的,主要还是现代生活方式和环境的改变。专家将导致肠道微生物种类减少的主要原因,大致归为三类:

食物太精细。相较于饮食精细化程度高的人,吃杂粮、粗粮较多的人群,肠道微生物多样性通常更高。张发明说,精加工食品可能会使用更多食品添加剂,尽管添加剂的合理使用是安全的,但也有研究显示,部分食品添加剂可能影响肠道菌群。

滥用抗生素。抗生素的发明挽救了无数生命,但其强大的杀菌能力不只针对致病菌,也会杀灭人体内许多固有菌,以致微生态环境发生改变。盛吉芳说,临床可见不少使用抗生素不当导致的严重腹泻,其根源就是肠道内环境失衡。此外,在抗生素刺激下“进化”出的耐药菌,也成为肠道微生态失衡的重要因素之一。

环境太干净。现代城市卫生条件改善,使许多传染病得到遏制,但过度追求干净的环境,会造成微生物多样性下降。人体内的微生物既包括有害菌,更有数量庞大的有益菌,当人们创造“干净环境”将致病菌隔绝在外时,有益菌的种类也会减少。

在华盛顿大学博塞尔分校微生物学家雷斯米·厄普雷蒂看来,人类从过去的狩猎采集生活,一步步进化到适应现代城市生活,生理上必然会发生巨大改变。此外,现代人日益增加的压力也可能导致肠道微生物种类减少。

张发明认为,人的肠道就像大森林,天然森林中的物种越丰富,越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健康的肠道也是如此,需要保持微生物的多样性以维护体内微生态的平衡。盛吉芳说,保持微生物多样性,是基于有益菌种越多越好的原则。为此,生活中应尽量做到:婴儿期坚持母乳喂养;日常饮食多样化,不挑食;保证每日餐饮中足量的粗、杂粮摄入;多吃新鲜、天然食物,加工食物的添加剂越少越好;尽可能戒除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生活环境要干净卫生,但也无需太过“洁癖”;患病后如需使用抗生素,一定要遵医嘱,少用广谱药物。

张发明提醒,肠道的微生态环境会随着年龄增长,渐渐走下坡路,因此老年人,尤其是体弱老人更要注意保护肠道健康。除特定的病原微生物,全球还没有可以指导临床决策的肠道菌群检测指标,难以直接界定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何时“拉起警报”,诸如“测菌群知肠道健康”等产品宣传就更不可信。但是,依据抗生素等药物使用史,病人腹泻、粘液便等症状,以及全世界对肠道菌群的前沿研究报道,有经验的临床医生可以做出是否存在肠道菌群失调的诊断和治疗决策,医生的综合判断水平要高于监测报告,不是说离开所谓的检验检测证据就没法看病了。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全社会残疾预防意识显著提升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