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健康 > 正文

青海省西宁市香格里拉社区多举措推进医养结合深入开展——

根据老人需求 提供多样服务

贾丰丰    2022-09-13 10:03:14    人民日报

开栏的话

近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瞄准难点堵点,提出多项措施,为推动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

发展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推动机构深入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完善支持政策、多渠道引才育才……各地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出台多项举措。本版自今日起推出“推进医养结合  优化养老服务”系列报道,呈现各地探索实践,敬请关注。

 

对医疗卫生与各类养老服务设施签订协议、建成20个医养结合机构、全省二级以上医院有50%创建成“老年友善医疗机构”、80%以上设立了老年病科、老年病门诊或老年病床,并开通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近年来,青海省积极推动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相结合,以社区工作为抓手,完善基础设施,将老年人纳入重点人群进行健康管理,并根据身体健康状况分类施策,提供个性化健康服务,加快建设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和健康体系支撑。

日前,记者走进位于西宁市城中区南川西路街道办事处的香格里拉社区,探访“医养结合”中的社区力量。

引进专业力量

满足多种需求

一场夜雨过后,高原的空气增添了几分清凉,香格里拉社区四楼的中医理疗室内,温度却不断升高——海棠色的松木床架内,细密的白沙逐渐发热。5名刚刚做完身体清洁的老人,在中医理疗师张金花的搀扶下,缓缓踏入沙床里,用沙子盖住双腿和胳膊。

“年轻时一直在高海拔地区工作,随着年岁增长,风湿的老毛病越来越严重,疼的时候连走路都困难。”62岁的李春英爱说爱笑,一头短发显得很是精致,“经过三个疗程的沙疗,再加上针灸、按摩,疼痛得到了很好的缓解,理疗室就在家门口,方便又便宜。”

2019年,为更好满足辖区内老年人的健康养老需求,香格里拉社区把三楼750平方米的办公地点改造成日间照料中心,开设了中医馆、理疗馆、健康小屋、能力评估室、中医熏疗室、餐厅等。去年,通过引进第三方服务的方式,香格里拉社区又与青海中房养老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为社区内的老年人提供专业的医疗保健服务。

“通过引入专业的康复理疗团队,我们除了提供一些理疗服务,还为大家建立了健康档案。入驻一年多以来,平均每周能接待五六十位来进行保健和健康理疗老人,价格也只有外面的30%—50%,大伙在这里既能接受理疗服务,同时还能拉拉家常,很受欢迎。”青海中房养老有限公司幸福汇站点管理部运营经理马媛媛说,“社区也为我们减免了房租费用,每个月只需要缴纳基本的水电、物业费,极大降低了运营成本,所以能更好地为大家提供优质、便宜的服务。”

服务更贴心,老人得实惠。今年3月,在社区的推动下,公司又分别和青海省第二人民医院、西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签订合作协议,为有需要的老人优先提供住院、远程会诊、预约挂号等服务。“畅通了这个渠道,也让我们更加放心,听说这里的康复理疗师、社工人员都要定期培训,相信这里的服务也能越来越贴心,更好地满足我们的不同需求。”李春英欣慰地说。

家庭签约医生

定期上门巡诊

收拾好药箱、带上血压仪,马新春拿出手机一看,马上下午3点。“今天是上门巡诊的日子,刘阿姨午休应该醒了,走,咱一起去瞧瞧!”记者在马新春的带领下,来到刘存桂老人的家里。“咚咚咚”,门还没开,里头就传来响亮的应答声,“来了!马大夫。”

作为香格里拉社区锦园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一名大夫,马新春还有另一个身份——社区居民的家庭签约医生,为签约居民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医疗健康服务。“我们与有需求的居民签订服务协议,开展契约式服务,其中,老年居民是我们的重点服务对象,平常主要开展常规体检、把脉问诊、用药指导、健康讲座等,全面监测、评估老人的健康数据,协助完善老人健康档案。同时,将糖尿病、高血压等老年患者纳入慢性病管理,及时为慢性病老年人提供长期处方服务。”说起自己的工作内容,马新春烂熟于心,“除了疾病本身,患者的心理、情绪和家人等背景情况,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内容,从而与他们建立更深的信任。”

“降压药必须按时吃,行动要慢一点,吃东西要少油少盐……”马新春给82岁的刘存桂老人量完血压,仔细叮嘱,刘存桂听着,不时点头。“多亏了马大夫,不光有啥问题随叫随到,平时定期随访也让我心里踏实了好多。”高血压十几年,精心护理下,现在病情越来越平稳了,刘存桂直竖大拇指,“很多药品的费用还有医保兜底,这也减轻了全家人的负担。”

“就拿最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来说,我们针对患有这些慢性病的患者会进行定期随访,要是血压、血糖等指标正常,就纳入到下一次的常规随访中,要是有问题,就在指导用药、干预饮食、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再进行追访。如果连续两次随访不正常,我们就会在电脑系统上准备好转诊单,将患者送到与我们结成‘健康共同体’的大型医院,确保‘早预防、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马新春介绍。

患者有保障、家属减负担、签约医生也有收获。“省上也在编制、人员聘用、职称晋升、在职培训、评奖推优等方面不断向家庭医生倾斜,与签约数量、服务质量等挂钩考核,我和同事们现在都充满干劲。”马新春说。

志愿助老活动

完善点滴细节

下午6点,香格里拉社区的商业中心广场上,伴着悠扬的音乐,大家围成一圈,欢快的藏族锅庄舞准时跳起。人群当中,既有穿着时尚的中青年人,也有很多神采奕奕的老年朋友,大家一边踏歌起舞、一边交谈聊天,欢乐的氛围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这是我们每天的‘保留节目’,也是大家最放松的时刻。”社区干部赵丽一边介绍,一边也跟着音乐比划起来,“我们经常鼓励老年朋友加入这些广场舞团队,既能锻炼身体,也能增加和年轻人接触交流的机会,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在香格里拉社区,棋牌室、舞蹈排练室、合唱排练室等一应俱全,老年人还成立了文艺团,每周一、周三,是歌唱和舞蹈排练,周二、周五,是葫芦丝、二胡等乐器练习。

今年60岁的王成芳是一名文艺爱好者,也是出了名的热心肠,“平常社区庆祝各种节日,都有我们演出的身影,前段时间的反电信诈骗活动上,我们也帮活动进行了热场,发挥自己的余热,为社区尽一份力!”

“我们还通过上门送餐、上门理发、卫生清洁等一系列活动,推动助老爱老志愿服务进社区、进楼门、进家庭。特别是借鉴外地许多‘时间银行’的先进做法,吸引了许多中青年居民的参与,仅7月份我们就搞了4次助老爱老活动,吸引了20多名志愿者参与。”赵丽说。

坡道代替楼梯、铺上防滑地砖、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楼道墙面增设扶手……点点滴滴细节的完善也让老人幸福感满满,“特别是社区‘爱老幸福食堂’的开设,更让我们感到温暖,每天荤素营养搭配、冷热菜各样都有,吃到嘴里,暖在心里。”83岁的陈家驹老人赞不绝口。

“接下来,我们将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老年人不断优化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等健康服务,通过更加精细化医养结合服务,让老人更加幸福安心。”青海省卫健委负责人说。

《 人民日报 》( 2022年09月13日 17 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白内障手术医患沟通很重要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