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健康 > 正文

旧药新用,助力控制细菌感染

2022-09-20 16:49:20    科技日报

人体做完手术后,往往容易出现慢性感染,特别是糖尿病患者,伤口处更容易感染,如何控制细菌,以防其“兴风作浪”,是一个医学难题。近日,科技日报记者从南京邮电大学获悉,该校汪联辉教授和宇文力辉副教授团队与多位学者合作研究,通过降低感染部位的氧气含量,调控细菌代谢,最终激活药物以消除细菌感染。相关论文近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

“当细菌‘抱团’后,他们的外层会形成一层胞外基质膜,包裹着众多细菌,这就是生物膜。”该论文第一作者修尉峻博士介绍,靠近生物膜表层的细菌因为代谢活性比较高,对抗菌药物敏感,而深层的细菌因为代谢活性比较低,对抗菌药物会产生独特的防御功能,使得普通的抗生素无法发挥作用,易造成手术后感染复发以及长期慢性感染。

“脸上长出的痘痘涂了痤疮膏后,好了一阵子,又复发了;糖尿病患者的足部并发症,溃疡形成后很难愈合,这都是生物膜中深层的顽固性细菌在作怪。”修尉峻说,团队在针对甲硝唑的研究中发现,无论是单一使用甲硝唑,还是其他普通的抗生素,或者两者一起使用,治疗生物膜中深层的顽固性细菌效果均不理想。

不过,团队在开展光动力治疗的相关研究时发现,光动力治疗由于消耗氧气,能抑制细菌的代谢,使得深层的顽固性细菌对甲硝唑更敏感。这样一来,甲硝唑可以更彻底地消灭生物膜内顽固性细菌。

研究中,团队构建了一种由透明质酸、光敏剂二氢卟吩和甲硝唑组成的纳米试剂,用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感染的治疗。该纳米试剂能在生物膜中酶的作用下降解,释放二氢卟吩和甲硝唑。在光照下,二氢卟吩能够将氧气转化为活性氧,后者可以杀死生物膜表层的活性菌,并加剧生物膜的缺氧状态,诱导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硝基还原酶,该酶可将甲硝唑转化为杀菌活性的咪唑片段,从而高效清除生物膜内部细菌,并抑制生物膜的再生长。

“二氢卟吩已被用于肿瘤治疗,甲硝唑也是常用药,是使用成熟的治疗药物。而纳米材料透明质酸具有的靶向药物释放性能,使治疗目标病灶的安全性有保障。这种旧药新用的‘纳米药’模式未来投入转化周期可能会比新药更快。”修尉峻说。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做好身心保健 远离痛经烦恼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