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健康 > 正文

全国名中医贾英杰谈“小雪节气与养生”

2022-11-23 17:13:11    中国新闻网

11月22日迎来小雪节气。《群芳谱》有言:“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小雪时节气温骤降,寒潮活跃,降水渐增,水凝成雪,珠结成霜,万物封藏。民间有云: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腾地降,三候闭塞成冬;亦有“冬腊封腌,蓄以御冬”之习俗。

为了弘扬中医养生与防病文化,让公众了解和掌握节气养生的知识,天津中医药大学邀请了全国名中医贾英杰谈“小雪节气与养生”。贾英杰教授根据小雪节气的气候特点指出,小雪时节宜以温补防寒为基本原则,同时注意化痰祛瘀、驱毒清火。

适节气,养正气

贾英杰教授指出,小雪时节,北方地区常有大风天气,气温骤降。此时应当顺应自然界封藏的特点,固守阴精,内藏阳气,以温补脾肾为先。《黄帝内经》中记载的冬季养生之法“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无泄皮肤”。起居上,应当早睡晚起,但不宜起床过晚,睡眠太多,以免阳气不能升发,出现越睡越乏,精神不振的现象。着装上,应按照环境温度及时加减衣物,保持体温稳定,防止阳气从皮肤外泄,避免虚邪贼风的侵袭。饮食上虽宜进补,但仍应以清淡、营养且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过度进食高脂肪、高糖和高蛋白的食物。

化痰浊,祛瘀血

贾英杰教授指出,中医学中的痰、瘀等病理产物是肿瘤形成的重要原因。提到痰,人们往往会想到咳吐出来的有形之痰,但中医所说的“痰”还包括可以流散到全身各处的无形之痰。古人说:“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是痰”。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小雪天气寒冷,脾胃功能减弱,易生痰浊,因此冬季时不仅要注意温补,还要顾护脾气以化痰浊。另一方面,瘀血阻塞经脉日久也易生成肿块。冬季寒气容易凝结于经脉加剧气血运行不畅而致瘀血产生或加重,因此冬季应注意适度运动,吃要七分饱,动要微汗出,使气血畅达。有面垢食多,大便黏滞不成形,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苔白腻或黄腻等表现的人多为痰湿体质,可以在饮食之中适量加入白术、茯苓、生薏米、陈皮等,以健脾化痰、淡渗利湿;如出现指甲青紫,舌有瘀斑,舌下静脉粗大等症状的人多为瘀血体质,可以饮食中加少量桃仁、生山楂等以行气活血。

驱邪毒,清郁火

贾英杰教授指出,冬季虽然寒冷,但北方地区由于供暖常室内温度较高,要当心热毒郁积。如见目赤肿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小便发黄、大便秘结、舌苔黄厚或黄腻等“上火”症状应及时对症治疗,同时要注意此时即使有郁热,也不可过用寒凉的食物或药物,而应遵守“秋冬养阴”的原则,可用鲜白茅根、鲜芦根、生地等,以免损伤人体正气。平时要养成规律排便的良好习惯,以利于身体毒邪的排出。在饮食上不可过度贪恋烧烤、油炸食品,可以适当多吃些荠菜、南瓜、白萝卜、百合等蔬菜,甘蔗、番茄、柑、柠檬、苹果、甜橙、荸荠等水果,在补充营养驱邪毒的同时养阴而清郁火。(孙玲玲)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聚焦“银龄族”重返职场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