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唐河县烟草专卖局:

守好一方净土 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2-03-11 15:35:29   

“时刻牢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使命和责任……”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话语,表达的是对维护消费者利益,维护国家利益的郑重承诺。

查处涉烟案件769起、违法卷烟245.73万支、烟叶26.91吨。5万元以上案件7起,办理1起部督网络案件……

这是唐河县烟草专卖局2021年专卖管理工作的几组数据。

近年来,唐河县烟草专卖管理部门主动作为,切实提升案件侦办能力,遏制真烟非法流通,创新服务型执法,实现了“两烟”生产经营规范有序,这正是唐河县烟草专卖局加强专卖管理护航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写照。

主动作为 打假破网创佳绩

“收网还是继续侦查?”

“如果此时收网,虽然能将该案的主要犯罪嫌疑人抓获,但隐藏在其身后的非法卷烟来源及流向就无法暴露。”

“如果选择继续侦查等待时机,就有可能从源头上捣毁一个扰乱正常经济秩序的犯罪网络。”

在“1.14”网络案件研判会上,专卖稽查人员们展开激烈的讨论。

经过激烈的讨论,本着“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行业指导思想,稽查人员们一致选择按兵不动,等待时机。

“每条线索都可能牵出国标案件。”秉持这样的信念,唐河县局追着打、打到底,用实际行动诠释“守土有责”的含义,为卷烟营销保驾护航。

在大要案的侦办上,近年来,唐河县局注重情报信息收集。围绕数据专卖建设,加强涉烟情报信息的收集、研判、分析,发挥好“小数据”的“大用处”,做到从数据中找线索,从线索中查案件,提高案件查办的精准度。同时,总结出互联网售假案件方面自己独有的技战法,每次外出要召开碰头会,制定较为详细的工作预案,确定高中低三个目标、针对目标制定较为详细、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保障工作顺畅开展,每次回来后对外出办案的利弊得失进行深入的总结提炼,提升办案水平,实现连续七年部厅督网络案件不断档的佳绩。

创新普法 普法效果显成效

“违规案例使我很受警醒,我一定按照烟草部门的要求,坚决不回收礼品烟……”

“这样的普法非常好,非常接地气……”

在基层“小课堂”上,零售客户对普法的效果赞不绝口。

唐河县局在普法工作中,推行“大小课堂”拓展普法广度和深度,“大课堂”,即县局专卖科在县局机关定期组织全县新办证商户、违规经营的重点商户开展集中学习培训;“小课堂”,即基层稽查队在队部定期轮流组织本辖区商户开展普法教育培训。通过大小课堂结合,引导广大零售商户学法律法规知识,学违规经营典型案例,筑牢懂法守法经营意识。实现每年度对全县商户轮流培训一次,重点商户培训两次以上。同时,利用“3.15”、“6.29”、“12.4”、烟叶收购等关键环节和时间节点组织开展送法“四入”(入户、入社区、入农村、入集市)系列活动,广泛宣传烟草专卖法律法规和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主要内容。设立服务型行政执法热线电话,接受社会各界咨询服务。通过不断拓展普法的广度和深度, 2021年,唐河县局真烟异常流动得到有效遏制,普法效果得到有效彰显。

依法有为服务执法获点赞

“打个电话让我们自己去拿就行了,还要麻烦你们亲自送过来。真没想到,就去烟草窗口交了一次材料,没几天就办好了,烟草局办事就是好!”零售客户马某某从稽查队员手中接过新办许可证时激动的说道。

在做好上门送证的同时,在依法依规前提下继续协调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简化程序,为200余名老弱病残无照户一站式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其中180多位年老体迈商户车接车送,确保200余名无证户全部转化为有证户。

积极探索“首违不处罚”法理依据,划清行政处罚权的实施界限,在严格首违不罚标准、范围等方面基础上,探索推行对第一次轻微违规经营商户采取批评教育的方式,不作处罚。2021年以来,共有23名轻微违规经营商户享受到了“首违不罚”的红利,这部分商户对于这种人性化的处理结果非常支持,遵纪守法意识明显增强,自动自发宣传专卖服务型执法,专卖执法满意度得到较大提升。

牢记使命和担当,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面向未来,唐河县烟草专卖局将用更加积极富有成效的作为,筑牢烟草市场监管基石,为唐河烟草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韩磊  李强)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南阳市宛城区率先推行“1+3+N”模式助力企业发展“根深叶茂”
下一篇:哈尔滨市公安局平房区分局: 食品安全宣讲进校园 筑牢学生健康防护墙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