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江苏盱眙烟草:燃旺“四味真火” “典”亮群众美好生活

2022-05-31 14:48:09   

为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近日,江苏省盱眙县烟草专卖局聚焦“美好生活”,燃旺“鲜味”“原味”“土味”“趣味”四味真火,积极学法,深入普法,规范执法,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聚力营造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专题讲座“鲜味”足 打造“美好生活”本色

为准确把握《民法典》精神内涵,进一步提高职工法治素养和法律意识,5月24日,盱眙烟草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为主题,召开民法典专题法治讲座,让民法典走到职工身边、走进职工心里。

会上,淮安市妇联副主席结合民法典的篇章布局、指导思路、立法原则、重大意义、立法过程对民法典作了概述,并对民法典的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权编、侵权责任编逐一进行解读,对侵权责任、担保、职工权益保护等热点内容展开深入探讨,尤其突出了民法典的亮点,如个人信息保护、虚拟财产、居住权、离婚冷静期、夫妻共同债务等问题,并结合最新的具体案例,就广大职工“急难盼愁”问题进行咨询答疑。讲座通过一个个具体生动的案例,诠释了民法典中的法律知识,围绕职工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上了一堂生动形象的“必修课”。

规范执法“原味”醇 绘就“美好生活”底色

“您好,这是行政处罚告知书。您可以在5个工作日内提出陈述申辩意见。”近日,盱眙烟草专卖行政执法人员向辖区某违法违规零售客户送达行政处罚告知书。在执法过程中,盱眙烟草执法人员深入贯彻民法典精神,专卖执法人员、客户经理积极履行“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为零售客户详细讲解民法典中与卷烟经营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集中解答零售客户法律咨询,做到有问必答、精准普法。

受到处罚的当事人表示:“你们将处罚原因、依据都讲清楚了,处罚尺度也合情合理,我们心服口服。”

为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盱眙烟草以民法典宣传活动为契机,发挥领导干部带头学的“头雁效应”,充分利用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方式,定期开展“领导干部集中学法”活动,全面系统开展民法典专题学习培训,切实增强领导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意识。此外,积极开展执法人员宣誓活动,增强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依法依规履职的意识;围绕烟草专卖法律法规知识开展“周学月考季兑现”活动,对执法人员进行重点培训,增强法律意识、程序意识、权利义务对等意识,切实增强行政执法工作人员自觉守法、依法办事意识和能力。

进村宣传“土味”浓  提升“美好生活”成色

日来,盱眙烟草志愿者深入结对帮扶村,积极开展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为主题的普法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向群众发放了民法典宣传折页、民法典解读等法治宣传资料,宣传讲解电信诈骗、财产继承、农村土地承包、乡村振兴等与农村群众息息相关的内容,耐心回答群众咨询的问题,针对群众关心的婚姻家庭、继承遗嘱、合同签订等热点问题,结合经典案例以案释法,用家乡话进行答疑解惑,确保农村群众听得懂、学得进、用得上,引导群众树立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

线上普法“趣味”足   增添“美好生活” 特色

为增强学习宣传方式的灵活性和趣味性,盱眙烟草打破传统普法宣传枯燥无味的弊端,积极运用各种宣传平台,通过视觉化、快节奏的传播模式,多角度生动形象地面向公众解读民法典,让学习宣贯更接地气。

由于新媒体平台传播快、信息量大、受众面广,盱眙烟草借助“法纪淮烟”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和企业微信为客户推送宣传内容,客户在手机上点一点就可以学习法律知识。针对老年客户容易上当受骗的情况,盱眙烟草普法工作人员结合卷烟调包“套路”、虚假扫码、链接诈骗等典型案例,制作宣传视频,深入社区和农村开展诚信互助小组法治讲座,以案释法普及法律知识,引导客户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针对新客户法律意识不足的问题,盱眙烟草积极转发民法典普法动画,将法律知识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语言,变“说教式”宣传为“实例式”宣传,以案说法,以法明理,让群众听得懂、愿意听,引导零售客户主动承担法定责任、自觉做到诚信经营、积极维护消费者利益。此外,盱眙烟草积极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参与中国普法微信公众号“民法典宣传月”专项有奖答题活动,切做到寓教于乐,提升普法效率和法治宣传的吸引力、实效性。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抚州交警打造“枫桥式”车管所
下一篇:安徽蚌埠:粽叶飘香庆端午 军营欢乐别样情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