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山西大同云冈区:盘活了荒地 富裕了村民

2022-06-02 09:35:14   

连日来,云冈区高山镇上碗沟村的村民们抢抓时节,翻整土地、撒种施肥,开始新一年的劳作。如同往年一样,村党支部书记侯斌杰开着拖拉机,忙碌在希望的田野上。他说:“别人可以搬迁到城里,但我不能离开。我得带领支部一班人留下来,种好地,打好粮,绝不能让这养育了一代代上碗沟村人的土地荒下去。”

2017年,村里54户121位村民全部搬迁到恒安新区。鉴于村民搬迁可能带来土地撂荒,侯斌杰毅然选择留下来,通过个人带动,号召党员带头发展农业产业。在侯斌杰的带动下,上碗沟村27位农村党员坚守在采煤沉陷区搬迁后的土地上,瞄准适宜高山荒坡的小杂粮种植产业,开始了辛勤耕耘。

该村一位老党员表示:“我是2017年跟着侯书记留下来搞小杂粮产业的。这5年多,我们不但没让山坡地荒了,而且发展起了众盈农牧专业合作社,产生了经济效益,也带动了村民致富。”众盈农牧专业合作社已经从5年前的铁皮房到现如今有模有样的小杂粮加工厂。该合作社从单纯的种植,扩展到加工、生产、销售等,形成了面积达4000亩的小杂粮产业基地,取得了“萧画河”有机小杂粮注册商标。随着产业链条逐渐延长,合作社的经济效益也进一步凸显,仅去年就拿出40多万元土地流转金发放给村民。

“今年,这4000亩土地有希望打出120万斤的小杂粮!”说起今年的目标,侯斌杰信心满满,“作为村党支部书记,我深刻认识到粮食生产的重要性。一定要牢牢守好耕地红线,在有限的土地上,产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河北省水勘院:做数字经济浪潮中的奋楫者
下一篇:河南焦作中站区法院开展端午节包粽子活动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