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天镇县不断强化乡镇队伍、头雁队伍、农村党员队伍、乡镇执法队伍、驻村工作队伍、年轻队伍“六支队伍”管理,推动全县乡镇力量凝聚在基层一线、问题解决在基层一线、作风展现在基层一线。
强化乡镇队伍,当好“做”的示范。一是加强乡村干部管理。制定《乡村干部管理办法》,对乡镇干部考勤制度、请销假制度等进行明确,建立乡镇干部的日常考勤记录台帐,每月在公开栏公布考勤结果,接受群众监督;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工作日期间一般不得同时离岗,周六日乡镇党政正职至少有一人留在乡镇工作;乡镇领导干部必须联系一个以上村,定期到联系点指导工作,与基层干部群众交流谈心,了解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有效破解了乡镇干部“走读”现象。二是夯实乡镇工作力量。专项行动部署以后,县委组织部及时修订完善了《天镇县借调人员管理办法(试行)》《天镇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流动管理办法(试行)》《天镇县乡镇干部轮岗交流方案》,对干部借调、流动进行严格管理,对机关借调乡镇干部情况进行彻底排查,共退回17名机关借调乡镇干部,对8名5年以上10年以下在同一重要岗位工作的乡镇科级以下干部进行轮岗交流,并保持常态化动态调整,确保无借用乡镇干部现象。
强化“头雁”队伍,用好“评”的标尺。一是细化赋分标准。在省市评星指标基础上,完善《农村党组织书记星级化管理的实施细则》《社区党组织书记星级化管理的实施细则》,把乡镇领导班子的评价、集体经济发展成效、信访维稳业绩三项内容纳入评星标准,按照村党组织申报、乡镇党委评审、县委组织部审核、县委研究确定“四步走”工作法,对172个村和16个社区党组织书记进行初评,最高6星5人,未得星35人,有效地促进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由“要我干”到“我要干”转变。二是加强结果运用。星级动态调整结果纳入村党组织书记档案,作为评先优评、提拔晋升和报酬奖励的主要依据。对评星较高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根据工作需要,纳入乡镇事业编制、参照同等事业编村党组织书记核定报酬待遇或优先推荐为“两代表一委员”、列为“两优一先”表彰对象、选树为担当作为好支书。
强化党员队伍,做好“管”的文章。一是细化积分体系。围绕强党性、提素质、严纪律、树形象,突出问题导向,坚持群众公认、务求简便易行的原则,制定《天镇县农村党员积分制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分为“共性部分”和“个性部分”两个体系,细化为3类18项指标,以乡镇为主导,各村、社区党组织对党员进行客观评价,有效激发了党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严格量化考评。按照“月考评、季公示、年评定”三个步骤实施,以党员个人积分清单、支部积分管理台账、积分公式栏为平台载体,对党员积分进行动态管理,适时进行公示。截止目前,对村、社区党员考评了3次,公示了1次,在全县形成了“党员争先进、党员比贡献”的浓厚氛围。
强化执法队伍,提升“治”的成效。一是多元合一组队伍。坚持“分散执法”向“集中执法”转变,从“多头执法”向“综合查一次”转变,协调市场监督管理局、林业局、水务局等部门,打造了集指挥、查询、协同、执法功能于一体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目前,全县11个乡镇执法队伍全部组建,由乡镇长兼任执法队长,有执法人员77名,12名人员取得执法资格;各乡镇执法队伍办公用房、经费、执法车辆已落实配齐。二是多措并举强合力。根据省市赋予乡镇权责清单和职权目录,制定各乡镇执法事项清单共30项;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执法人员进行考前培训,确保乡镇执法队员全部取得执法资格,有75人通过了行政执法人员专业法律考试;组织乡镇行政执法人员参加省司法厅组织的每月一次“行政执法大讲堂”线上学习培训会,切实提高执法队伍的综合行政执法能力。
强化驻村队伍,激活“兴”的引擎。一是实施“三解三促”行动。“三解”,由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紧盯收入水平和“两不愁三保障”实现情况,把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摸上来,并建立村级台账,了解群众的心声,促进了干群关系的密切转变;经过村支委会对群众的问题清单所列事项集体讨论研究,为群众想办法、定策略,破解群众难题,促进村级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对群众之间矛盾突出的,驻村干部通过谈心谈话、心理辅导、正面教育等方式,化解群众之间的矛盾,促进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不断提升。二是实施“助产兴村”行动行动。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深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壮大提质“十个一”专项行动,加快推进中央省市财政资金扶持项目启动,全县63个大伟嘉育肥猪场建设项目全部投产达效。目前,全县172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村全覆盖,50万元以上村9个,150万元1个。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上96个村,占55.8%。
强化年轻队伍,撬动“干”的活力。一是打通人才返乡的“绿色通道”。制定出台招录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到村工作实施方案,将招录靶向群体标定为天镇籍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打通人才返乡到村的“绿色通道”,致力打造一支“来自天镇、热爱天镇、扎根天镇”的乡村振兴子弟兵,助力形成“培养与回报”良性互动的人才振兴氛围。在去年招录59人的基础上,今年继续招录113名大学本科毕业生到村工作,确保全县172个行政村全覆盖,筑牢人才振兴基石。二是是打造火线练兵的“干事舞台”。以“不在机关养闲兵,要在一线练尖兵”的思路,对脱颖而出的年轻干部进行岗前集中谈话,组织开展任前培训后,及时开拔到乡镇开展工作。一年试用期满后,有意识地把年轻干部放到村级基层治理、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等矛盾多、任务重、困难大的吃劲岗位工作,做到工作在一线开展,经验在一线积累,感情在一线培养,不断提高年轻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七种能力”,进一步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刘志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