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南海桂城加快推动玉器珠宝产业转型升级

文威    2022-08-22 19:30:32   

作为佛山一大传统产业,平洲玉器产业的转型升级,关系到桂城街道全域高质量发展大局。最近,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先后出台《桂城街道加快推动玉器珠宝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桂城街道促进玉器珠宝产业转型升级扶持办法(试行)》,聚焦玉器珠宝产业转型升级的难点、痛点,迅速响应南海区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号召,全面推动玉器珠宝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玉器在桂城有着百年发展历史, 早在1916年,桂城平东“江表梁”家族将传统玉雕技艺从广州带到平洲,开启了平洲玉器发展历程。从家庭作坊式到发展成为全国产业链最齐全的玉石特色文化产业基地,如今,全球80%的手镯均来自平洲,年成交量达百亿元,每年平洲玉器珠宝特色小镇接待海内外客商超40万人次。

近年来,在国家、省、市、区的大力支持下,平洲玉器珠宝产业从家庭作坊式发展到成为形成最完备的玉石玉器产业链,但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产业结构单一、规上企业数量较少等痛点、难点,制约着平洲玉器珠宝产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产业变革,社会对高品质产品及高质量环境的需求不断提升,传统产业正面临新要求和新挑战。桂城玉器行业普遍面临玉石交易数据难以统计,个体户多,规模企业少,部分产品鱼目混珠等行业痛点。同时,面对不断兴起的直播潮,线上线下交易如何进一步规范,有效保障消费者权益,也是行业面临的一大难点。

就在5月中旬召开的南海区首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作座谈会上,桂城红木、玉器两大传统产业代表,带着对转型升级的期盼,与南海相关职能负责人面对面,寻找破除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难点、痛点的新路径。

 “桂城针对玉器、红木两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按照‘提升一批、规范一批、淘汰一批’的基本思路,已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具体推进措施。”会上,桂城街道党工委书记岑灼雄透露道,伴随着智能化、数字化时代到来,平洲玉器珠宝产业转型升级刻不容缓。

6月13日,在平洲玉器珠宝产业转型升级发布会暨第四届平洲玉器珠宝文化周开幕式上,桂城重磅发布《桂城街道加快推动玉器珠宝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和《桂城街道促进玉器珠宝产业转型升级扶持办法(试行)》(以下简称扶持办法)。

据悉,实施方案将以新的园区、新的品牌、新的动力、新的贸易、新的模式、新的政务等“六个新” 为工作导向,涉及环保、税收、交易平台、园区、产业公共配套、人才培育等要素,主要从淘汰规范违规低端加工企业、破解行业涉税涉关痛点难点问题、推动行业优质企业高效发展等四个方面,推动行业集约环保化发展,进一步构建阳光化市场交易体系,完善泛珠宝文化产业链,提升公共配套服务和人才扶持力度。

值得一提的是,桂城在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将引导市场力量在平东大雾围等地块建设面积不少于4万平方米的玉噐为主的新工业园区,设置集中切割雕刻中心、环保镶嵌加工中心等,争取于2024年首期园区投入使用,从而推动玉器珠宝产业从集散地到集约地的转变。

桂城推出的大力度扶持办法,主要围绕阳光化玉石交易、转型升级与效益提升、扶持电子商务新业态、市场拓展与产业推广、设计研发检测与知识产权保护、重点项目扶持等六大方面,出台多条干货满满的扶持措施,将全面推动玉器珠宝产业向产业链高端增值环节延伸,提升产业发展效益和竞争力。

今后,桂城将以时尚赋能、政策加持、产业升级、技艺提升等为抓手,加快玉器珠宝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区城经济迈向更高层次打开更广阔发展空间。

力争到2022年底前,新增“个转企”150个,达产后年营业收入不低于5000万元的玉器数字化工厂投入使用;到2023年底前,累计新增“个转企” 超过300个、达到符合“四上” 纳统条件的企业不少于20家;到2024年底前,首期不少于2万平方米的玉器产业园投入使用,玉器产业不少于50亿元的营业收入纳入统计,建成“产业优、服务佳、配套全、文化浓” 的玉器珠宝特色小镇。(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宣传文体旅游办公室)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国网江西南城供电公司:聚焦专项整治监督 提高供电服务水平
下一篇:河南平顶山:创新驱动助力乡村振兴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17部门出台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17部门出台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