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区人民法院现在开庭!”8月25日上午,随着武汉市武昌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易万昕敲响清脆的法槌,该院入驻区矛调中心审理的第一案宣布开庭。据了解,自今年7月,该院入驻区矛调中心以来,积极推动“调解优先、诉讼断后”分层递进的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诉源治理成效初显,实现了简单矛盾纠纷在矛调中心闭环解决。
当天审理的是一起小额民间诉讼案。2020年10月,卢某因资金周转需要向陈某借款7万元,承诺借期3个月,利息为月利率1%,并出具了借条。但借款期限届满后,卢某因多种原因未能按约定还款,陈某多次催要未果,遂于2022年8月23日起诉到武昌区人民法院。该院在调查后认为,因该案法律关系较为明确,争议标的不大,适用小额诉讼快速解决通道。于是,一方面委派入驻调解组织开展调解工作,另一方面安排入驻法官开庭排期,能调则调,当判立判。经过努力,最终双方当事人在庭审现场达成调解。该院仅用3天就解决了困扰当事人2年之久的纠纷。
据易万昕介绍,近年以来,武昌区法院大力推进诉源治理工作,主动把法院调解工作置于党委政府大治理格局之中,努力推动形成“调解优先、诉讼断后”的递进式矛盾纠纷分层过滤体系,不断为基层社会治理赋能提效。今年7月,该院入驻武昌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后,采取“法官工作室+专业调解组织”形式整体入驻,聚焦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就劳动争议、婚姻家庭、民商事纠纷等开展多元化调解工作,通过平等协商、释法明理、案例示范等方法,引导当事人以最小的成本解决纠纷,尽量减少诉累,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始发阶段。同时,该院积极发挥审判资源优势,对入驻矛调中心相关单位、组织等进行法律专业指导,助推矛调中心诉前纠纷化解效能最大化。
据介绍,区矛调中心通过有效整合辖区社会治理资源,逐步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把群众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规范起来,推动了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让群众遇到问题能有地方倾诉,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在高质量提升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效能的同时,也达到了让群众“进一扇门、解烦心事”的效果。
自成立以来,区矛调中心共接纳群众各类纠纷诉求200余件。来访群众的情况各不一样,诉说的问题更是千奇百怪,而中心则一视同仁按照流程妥善处理。群众的事情无小事,每一件矛盾的成功解决,都可能把引发“大麻烦”的苗头化解在萌芽状态。
在区矛调中心,各类矛盾纠纷化解率达到93.6%,群众满意率高达95%以上,其根源在于强大的调解力量与司法托底保障。群众到矛调中心,只需“跑一地”,可以自助选择反馈矛盾的部门,工作人员根据反映事项的性质、种类、程度,将其引导至不同的职能单位。当遇到人民调解解决不了问题,同在一个屋檐下的司法窗口就会介入,这就形成了矛盾纠纷在矛调中心的解纷闭环,实现了矛盾纠纷一揽子化解,变矛盾“中转站”为问题处理“终点站”。
“人民调解先行、职能部门处置、司法力量托底,这就是矛调中心高效与高满意度的原因。”武昌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该区矛调中心将进一步完善司法与人民调解的全面对接,以多元解纷助推法治武昌、平安武昌建设,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烦忧,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武汉市武昌区委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