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山东能源柴里煤矿:

“四化三有”激活班组源动力

宋治国 巩光浩 李韬 巩志军    2022-12-07 15:44:18   

“我们这个班组之所以被矿三季度班组建设现场会推选为典型先进班组,制胜的法宝就是我们结合‘四化三有’班组建设实际制定的自主管理精益化流程操作法,既保障了安全生产,又提高了班组战斗力和全员凝聚力。”山东能源枣矿集团柴里煤矿综采二区生产班工长种明峰介绍到,今年3月份该班组被评为全省“安康杯”竞赛优胜班组。

该矿注重不同班组的工作特质、人员组成特点以及岗位工种特色,围绕班组自治、安全自管、亲情自移、考核自责的原则,发挥班组最小单元的自主性、创造性,不断深化班组自主管理建设,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班组建设现场会,评优推选工作成绩优、安全生产好、劳动热情旺、现场管理强的先进班组进行先进经验介绍,通过班组与班组、职工与职工之间的相互沟通交流和相互学习借鉴,促进基层班组建设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今年以来,该矿围绕基层区队班组安全管理和人员素质提升,通过大力推进班组建设,实现了班组管理层面安全理念有形化、管理制度规范化、内部管理民主化、和谐氛围亲情化“四化”的目标,做到了职工读书角、班组建设栏、幸福家园墙“三有”措施的入队入班,推动基层区队班组建设与时俱进、效能提升、开拓创新。

“我们在各基层单位建立了班组精神、理念、口号、目标、公约等班组管理文化有形化展示墙,倡树班组‘家’文化,让班组职工感受到家的温暖,激励职工在安全生产中争做创业的先锋、创新的标兵、降本的模范、和谐的砥柱、作风的楷模。”该矿工会副主席于芳园说。

 

 

该矿以班组文化阵地为载体,开展了以“讲好形势、说好故事、放好歌曲、亮好才艺”为载体的“班组四好”活动。成立“同心”职工文化社,健全完善“进区队、进车间、进井口、进班组、进岗点,送安全、送文化、送知识、送健康、送祝福”“五送五进”机制,用文艺文化和思想教育活动凝聚职工干事创业的活力,让广大职工更有归属感、荣誉感和幸福感。

该矿还注重拓展班组管理的制度建设、民管建设、和谐建设渠道,指导各单位健全完善了班组安全生产标准化和文明生产管理、民主管理班务公开以及安全绩效考核等10余项班组管理制度,推进班组各项工作规范运行。

“我们赋予班组长人事决定权、公休假期审批权等六项权利,赋予班组职工安全施工建议权、拒绝冒险作业权等四项权利,并人人参与班组民主活动,制订班组生产计划、工资分配等方案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有效激发了班组生产的主动性。”运搬工区区长李华兴说。

该矿全面发挥各单位职工读书角等阵地场所作用,积极开展读书借阅、座谈分享、云上诗词朗诵、摄影书画作品征集活动。在班组建设栏上把班组制度建设、重点工作计划、安全生产进度、工资考核情况以及值班上岗等事项全面公开,真正让职工管好自己事、知晓企业情、了解发展策。在“幸福家园墙”张贴“全家福”牌板、温馨生日看板,通过为职工过生日、送安全祝福语等形式,让“父母爱、夫妻情、儿女心”的亲情力量教育引导职工时刻绷紧安全弦、争做安全放心人。

 

 

该矿聚焦发展所需、生产所要、职工所求、工会所为的目标定位,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聚焦主责主业、突出职责职能、强化基层基础,坚持以点带面、辐射带动的原则,有序推动“四化三有”班组建设向纵深发展。

据悉,该矿通过“四化三有”班组建设,制定了优胜班组及员工荣誉就餐考核运行办法,对各单位开展评选情况以及员工就餐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截至2022年11月,全矿共评选优胜区队3个,班组10个,优秀职工1000人次,1500多名职工享受到了荣誉餐,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广大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为矿井转型突破发展创造新的业绩。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我们着力发挥班组‘小细胞’的‘大智慧’作用,激活班组生产生活的源动力,凝聚矿井发展正能量。”该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张慎友说。(山东能源柴里煤矿)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以“三个争先” 推动南岗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两位老兵“王和满”的故事

两位老兵“王和满”的故事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