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市地处松嫩平原北端,作为农业大市,典型黑土耕地面积达到全国黑土区面积的9%。在这片既有绿水青山还有冰天雪地的寒地黑土上,黑龙江移动绥化分公司基层党员干部员工立足岗位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增进民生福祉”关键词,用责任、担当深耕为民情怀,以优质服务硬实力奏响乡村振兴最强音。
用脚步丈量民情,他是村民致富“主心骨”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绥化分公司60后的党员聂长春既是见证者更是亲历者,2017年他脱岗成为望奎县恭六乡乾二村驻村扶贫第一书记,初到村里,村负债有270万元,集体经济空白更让村子发展乏力。“88户贫困户,224名贫困人口,全部希望都寄托在我的身上,第一次有了一种不负众望的使命感。”聂长春称当时村里的路叫“水泥”路,泥泞的水和泥被农用车压出深深的车辙,小汽车根本无法驶入,靠着一台农用拖拉机聂长春开始了走村访户的脚步。了解到一些贫困户家里的农产品种植不成体系,聂长春牵头推动建成小菜园,小牧园产业项目,为村民搭建了绿色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原本无处销售的农产品贴上绿色标签后马上一抢而空,聂长春化身快递员,鸡鸭鹅被他一车一车送到了县里。仅发展小产业聂长春并不满足,2019年聂长春积极与县乡干部对接,推动建成村子自己的光伏电站,规模达到1.3万平方米,年发电量达37万千瓦,仅2019年带来8.3万元收益,村民们摇身一变成了光伏电站的工作人员,杂草清理、围栏修护、故障处理、线路检查,一年下来你三千我五千,他带领村民从脱贫路走上了致富路。
5年来他目睹了老乡旧屋换新颜、村校朗朗读书声,产业发展见起色,也见证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新农村生活,明年就要退休的聂长春虽然头发白了,但看着村民日子越来越好了,他很欣慰。
以行动践行初心,他是客户服务“知心人”
结合绥化大农村小城市的特点,2022年黑龙江移动绥化分公司创新开展乡镇承包经营改革,90后党员李凤宇成为第一批敢吃螃蟹的人。在一次次深入乡镇的服务实践中,他摸索出“三贴”宣传法、“四步走”发展工作思路,实地走访成为他摸清客户需求最快的“笨”方法,田间地头、老乡炕头都有他的身影,在走访过程中他与一位行动不便的大哥结下不解之缘,无论何时只要一个电话,李凤宇马上上门,他的尊重也换来了对方的信任,只要遇到难题这位残障大哥总会第一时间想到李凤宇,经他介绍李凤宇为他的很多残障朋友们建立起了无障碍便民服务圈。客户的口口相传让他收获了信任,也是李凤宇扩大服务圈的秘诀,今年他被评为中国移动优秀班组长,荣誉就是对他服务能力的最好肯定。
用实干彰显责任,他是直播增收“助梦人”
“老铁们看,这都是农村散养的小笨鸡,你有蘑菇我有小笨鸡,吃的就是小时候的味道。”在明水县通达镇兴通军哥直播现场,军哥在热情的展示着“土味”农产品,凭借着一口幽默风趣的东北话,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网友。这只是黑龙江移动绥化分公司以5G助农的寻常一幕,凭借5G网络高速率、低时延等优势,让直播变成“新农活”,手机变成“新农具”,网络变成“新农资”,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数字力量。这一切的背后是173人组成的建设维护团队的付出,林铁夫就是其中一员,24小时随时待命是刻在骨子里的职业习惯,越是极端天气,越是条件艰苦越能看见他的身影,一件件被汗水浸湿的衣服,一双双冻得通红的手,一个基站一个基站的突破,他们用网络为村民铺就了通往幸福生活的“信息高速公路”,让黑土地情怀走了出去,让村民钱袋鼓起来。
民生福祉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黑龙江移动绥化分公司党员干部将以“民之所需,行之所至”的为民情怀服务百姓,让“增进民生福祉”在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中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