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崂山创城推新举 美德新风扑面来

2022-12-13 14:29:00   

组建专业队伍、推出系列活动、打造道德建设品牌、建设一批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近年来,青岛市崂山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基层创新创造为基础,以日常行为习惯养成为落点,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培育时代新风新貌,不断探索具有崂山特色的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培育路径,引美德健康活水浇灌乡村、社区、学校、机关、企业等各行各业,让新时代文明理念深入群众、普惠大众。

擦亮文明底色

“三个强化”推动美德健康活水浇到实处细处。崂山区强化制度设计。印发《崂山区关于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的实施方案》,明确整体工作的目标任务、强调重点落实领域的方式方法,让美德健康生活方式的推进工作有依据、落地有标准。

强化工作方法。用好一支队伍、明确一套标准、练好一套本领,通过“三个一”工作方法,打造出一支专业性强、思想水平高的工作队伍,在街道、社区等常态化开展美德健康专题宣讲,推动美德健康工作高效展开。

强化重点领域。推动美德健康生活方式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让美德健康活水无处不在、润物无声;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婚礼殿堂,为群众举办新时代文明实践婚礼、结婚周年纪念、幸福婚姻论坛等活动,引领文明婚礼新风尚;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推进德育工作“一校一品”,使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在学生层面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企业广泛开展诚信行业、诚信单位、诚信经营示范店等主题实践活动,推动形成重信守诺的社会氛围。

彰显创新特色

“1+1+3”宣传教育推动美德健康之风成为时尚热点。崂山区创新设计“山哥海妹”一个IP形象。持续发布以“山哥海妹”为主题的美德健康系列动漫宣传片、短视频、海报、微信表情包等,利用亲民形象进行持续的价值输出,在潜移默化中涵养美德健康之风。

崂山区推出“上善若水 德耀崂山”一个道德品牌。推动完善“评好人、树典型、学模范”引领示范机制,强化榜样带动力量。在《崂·好人说》、道德模范关爱周、群众性演出等活动中邀请道德模范登台“现身说法”传播健康文明理念。三是着力打造“三小”工程引领文明新风。在沙子口、王哥庄、北宅等涉农街道打造各具特色的“家训街”,积极打造“家训”文化;在全区乡村施行“小公约”,在各社区、各村评选好媳妇、好少年等“小名人”,通过“三小”工程引领群众传承文明礼仪。

做足工作成色

依托文明实践推动美德健康生活方式转化成行为习惯。崂山区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让美德健康生活方式有阵地可依。线上打造崂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让群众足不出门也能参与“云上美德健康生活”;线下拓展建设冰心奖儿童图书馆等一批各具特色的文明实践基地和中小学校、华阳清风馆等一批特色站,以及非遗传承人苏霞等一批家庭站,依托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让美德健康生活带动、引领群众走向美好新生活。

崂山区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协会等公益团体力量,常态化开展美德健康系列活动。设立固定的文明实践日,策划开展文化文艺演出及文明实践活动;举办“山海印象”沙滩音乐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倡树美德健康生活方式”纳凉晚会,传递文明健康生活理念;举办垃圾分类公益讲座,倡导群众践行绿色环保生活方式;打造以曲家庄旗袍队为代表的文艺骨干队伍,引领美德健康生活新潮流。

崂山区积极培育“山海五心 志愿五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引领美德健康生活方式服务不同群体。打造“幸福石岭”五为互助会,建立“热线点单-社区派单-志愿接单-群众评单-积分回馈”的志愿服务运作模式;成立由57名私家车主组成的“家在康城”车友互助会;建设“五彩锦园”志愿街区,线上探索“公益美团”点单接单模式。通过各具特色的公益项目,让美德健康生活方式以不同形式融入社区、融入群众、融入工作、融入生活,真正普惠到个人、转化为人们的日常行为习惯。(崂山区委宣传部供稿)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群力派出所开展林间巡护踏查“清套”行动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