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盗的手机能快速追回,走失的孩子能平安回家,邻里的纠纷被及时化解……如今,在黑龙江桦南,社区居民的安全感、幸福感明显提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今年以来,桦南公安加力推进“基础提升行动计划”,大抓基层、大抓基础,围绕公安派出所保障标准化、执法规范化、警务智能化、队伍正规化等方面,不断夯实基层警务根基,擦亮社区“平安底色”。
护校安园 警校联动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做实基础 从“下社区”变为“在社区”。“你把我家儿媳妇吓到了,得住院!”7月6日一大早, 正北村村民柴某气呼呼地找到同村张某家。张某却一口否认,双方情绪激动争执不休。街里派出所驻村辅警宋振强闻讯立马赶到现场后,经走访、调查情况属实,在他的耐心调解下,最终张某答应赔偿一切损失,一起可能升级的矛盾得以及时化解。
宋振强是县局推行“社区民警专职化、驻村辅警专业化”的代表。目前,在桦南县公安局,像他这样的驻村辅警共有76人。“他们每天在村里转,哪家哪户发生了什么,第一时间就能知道,可以快速处理。”派出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桦南公安全力推动警力向基层倾斜,通过科学配置派出所力量做实“一责任区一警”“一村一辅警”,推行局党委委员全覆盖包联15个派出所、机关民警包联社区、新警优先充实派出所等系列举措强化对派出所的指导支撑。广大社区民警、辅警全身心地投入巡逻防控、隐患排查、矛盾化解、护校安园等任务,确保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今年10月3日,街里派出所社区民警张宏伟在辖区走访中发现,一辆改装面包车正在非法售卖成品油。获此线索后,街里派出所迅速与有关部门联合执法,现场查获散装柴油150升,并对非法储存、买卖成品柴油的杨某依法行政拘留7日,消除了这个重大安全隐患。通过重心下移、警力下沉、保障下倾,派出所核心战斗力不断提升。今年来,派出所破获传统盗抢骗案件同比上升17%。
做强基层 一体化提升打防质效。“没想到你们来的这么快!”8月12日,犯罪嫌疑人李某盗得一辆电动三轮车,推着赃车正要逃离,就被闻讯赶来的民警张宏伟、李佶鸿抓获。今年以来,桦南公安以一体化实战化机制为抓手,突出信息引领基层警务,在派出所推行“两队一室”改革,做精警务指挥室信息研判“中场”、做强案件办理队打击整治“前场”、做实社区警务队基础防范“后场”,全面提升派出所打防管控、服务群众和内部管理水平。
9月22日,家住二百新城的王先生发现,自己放在私家车内的一部苹果平板电脑及挎包被盗。街里派出所警务指挥室视频追踪迅速掌握了嫌疑人体貌特征,各警种的支持下,很快分析出嫌疑人身份及其落脚点,案件办理队负责人接到指令后,立即带队前往布控,次日便将嫌疑人宋某抓获,追回了被盗电脑及挎包。推动派出所工作数字化转型,打造智慧型“数字派出所”;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立体服务网络,推广在派出所、警务室布设公安业务自助服务设备……今年以来,桦南公安通过大力实施科技兴所,加强警务智能化建设,派出所的风险隐患预知预警能力和打防管控建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
与此同时,建立健全机关警种部门支援派出所机制,推动情报、技术、人力等资源向基层倾斜,确保“基层吹哨、部门报到”的支援行动链条最短、形成闭环、落地见效。今年桦南刑事有效警情实现连续三年下降。
深入辖区群众了解民情 化解纠纷
多元共治 “1+N”打通“最后一公里”。因临时停车问题,两车主发生矛盾,从口角逐渐升级,互相拉扯中不同程度受伤。街里派出所民警出警后,将双方带至街里派出所联合调解室,在民警的努力下,最终双方握手言和。5月16日,当事人梁女士专程送来锦旗致谢,这是桦南县公安局依托“1+N”社区警务模式,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的一个缩影。
“社区有需要必到、网格有矛盾必调、居民有困难必帮、不稳定因素必报。”今年以来,桦南公安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牢固树立一体化理念,充分发挥派出所民警在基层社会治理作用,主动争取街道、社区基层党组织支持。社区民警牵头,下沉党员、保安员、义务巡逻队员联合开展巡防;搭建由社区民警与居委会、业委会、物业管理处、“两长四员”等组成的调处网格……依托“1+N”警务模式,桦南公安借势发力、借船出海,不断做优公安“情指行”一体化“小闭环”,做实党政统筹的“大闭环”,着力构建横到边、纵到底的大安全工作格局,广泛凝聚起平安创建的强大合力。
此外,桦南公安还深入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等活动,开展“找堵防”专项行动。今年来,派出所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86起,全部化解,化解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