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河北省水勘院: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022-12-14 16:33:21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河北省水勘院以破解重大资源环境问题为己任,锚定水文、环境、海洋、遥感、数字、资源六大产业方向,以争当地质排头兵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自强不息,努力实现新的跨越。

做国家重大战略的实践者。始终心怀“国之大者”,把积极服务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作为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现实检验。在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实施中主动作为、尽显担当。2017年河北雄安新区设立伊始,河北省地矿局组织开展并由河北省水勘院负责牵头实施了雄安新区“十队百机千人”工程地质勘察大会战,用时41天完成钻探总进尺53250米,对新区进行了场地稳定性和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为新区总体规划提供了详尽可靠的地质资料。在雄安新区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后,编制了《雄安新区地质勘查规划(2019-2025年)》,高效完成《河北省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白洋淀流域试点)》《雄安新区生态水文地质调查物探钻探》等多类型项目,地质多元之供为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注入了强大动能。

聚焦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实施,以滨海蓝碳科学研究为抓手,充分发挥遥感技术优势,先后开展了《河北省海草床蓝碳生态系统试点碳储量调查与评估》《河北省盐沼蓝碳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与评估试点示范研究》《河北省海草床生态系统固碳潜力评估及修复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在助力“双碳”目标实现中迈出了坚实一步。

 

《河北省盐沼蓝碳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与评估试点示范研究》项目采集光谱数据

 

做水资源基础保障的笃行者。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水资源被誉为“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河北省水勘院围绕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保障,开展了大量区域水文地质普查、农田供水水文地质勘查、城市及大型工矿企业供水勘查、水资源论证工作,为河北省地下水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集中供水水源地建设关乎水源供给和供水安全保障,对城市和工矿企业发展意义非凡,我国历来对此高度重视。河北省水勘院先后完成了石家庄、保定、沧州、邯郸、邢台、唐山、秦皇岛、张家口、承德及天津等100余处大中型水源地供水水文地质勘查工作,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取得了显著社会和经济效益。

做民生福祉的捍卫者。2009至2011年,全国部分省份遭遇罕见的严重干旱,河北省水勘院勇担重任,承担了定州、云南、易县的抗旱打井找水任务,解决了几十个村庄、数十万百姓的饮水和农田灌溉难题,对抗旱保苗、确保粮食丰收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易县石家统村属于严重缺水的石灰岩分布区,该区域曾多次尝试打井找水但一直未成功。河北省水勘院技术专家上阵后昼夜奋战,在不到两天时间内成功打出国土资源系统河北省抗旱找水的第一口井,啃下了硬骨头,也收获了当地村民满满的感激之情!

2008年,河北省援川应急调查队紧急奔赴四川灾区,河北省水勘院原总工程师王孟科等4名水文地质专家应召入队、投入到紧张的地震灾区地质灾害应急排查与重大地质灾害应急勘查工作中。他们每日游走在川西的崇山峻岭中,伴着一波波余震爬上正处于活动状态的滑坡体,加班加点进行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并提出防治建议,完成了近2000平方千米、25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应急排查任务,查明了130处地质灾害点的地质环境条件和基本特征,多项技术成果荣获省部级奖项,为灾区恢复重建作出了地质人的独特贡献。

做绿水青山的守护者。绿水青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守护绿水青山是地质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河北省水勘院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提升绿色发展能级,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尽锐出征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地质之笔绘就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河北新图景。聚焦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高效完成《河北省海岸带重点工业园区浅层地热能调查评价》《河北平原区5市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石家庄市地热资源调查评价》等项目。重点科研项目《河北平原典型集中开采区地热资源可持续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填补了河北省在回灌条件下温度场研究领域的空白,取得的系列科研成果在河北省新近系馆陶组孔隙型热储集中开采区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聚焦水土污染防治,实施《河北省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白洋淀流域试点)》项目,扭住集中式地下水型饮用水源、地下水污染源“双源”,基本掌握了污染源分布与地下水质量变化的关系,具有较强的示范引领作用,极大保障了雄安新区地下水污染防治及生态环境治理。牵头开展《河北省化工园区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项目,国家级园区全流程和技术成果获得权威专家的高度评价,在全国化工园区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类项目中具有示范引领作用。

聚焦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多年来完成石家庄、承德、张家口等100多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和勘查、设计。在三河市东部矿区废弃矿山治理攻坚战中,高效完成三河市东部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四期、五期)勘查及施工图设计等重点任务。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举办之前,完成《怀来县奥运生态廊道北山生态修复综合整治(一期)》和《怀来县东八里乡北部矿山立面修复》项目,创新应用绿植点景、多级垂直提升引水灌溉等手段,采用“消除地质灾害+绿植遮蔽+格构生态袋护坡+台阶绿化+点景+灌溉系统+输水管道系统”等多元治理方案,为奥运生态廊道复绿131万平方米,扮靓了“塞外明珠”的冬奥风景线。

聚焦海洋强国建设,编制的《河北省海水利用水源地选划标准》填补了全国海水综合利用水源地选划标准的空白。积极服务海洋灾害防治,出色完成河北省第一次海洋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任务,基本摸清了全省海洋灾害风险隐患底数,全面掌握了全省沿海海洋灾害承灾体防御水平现状。自主研发的“河北省卫星遥感海洋应用平台”成果经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荣获国家海洋局颁发的海洋工程科学技术二等奖。“河北省海洋环境遥感业务化监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荣获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遥感+海洋”的融合发展机制焕发出勃勃生机。

做城市建设发展的开拓者。66年扎根省会石家庄,河北省水勘院早已将这座城市的精神特质熔铸于血脉之中,在参与城市建设发展和城市更新中挥洒汗水,绽放地质光芒,与石家庄相融共生,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助力。

在石家庄城市建设飞速发展的时期,河北省水勘院先后承担了和平路高架桥、槐安路高架桥、体育大街高架桥及延长部分,裕华路地道桥、和平路地道桥、工农路跨京广线地道桥、学府路与107国道交叉口地道桥及南二环、西二环、东二环提升,滹沱大道,新客站广场及道路配套,冀医四院综合楼基坑开挖、基坑支护及地基处理,新动物园等多项重点工程勘察任务,石家庄城市交通项目四座高架桥、地道桥岩土工程勘察成果荣获全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优秀勘察设计奖。

2010年,河北省城市地质示范先行项目《石家庄市城市地质调查评价》正式启动,河北省水勘院历时4年完成了城市三维地质结构调查、地质资源调查评价、大西柏坡地质环境调查评价等五个方面的15个专题研究,建立了城市地质数据库、信息系统与多尺度、多层次的三维可视化地质结构模型,突破了三维水文地质结构模型“钻孔+剖面约束”自动建模的关键技术,首次建立了石家庄都市区三维水文地质结构模型,攻克了三维基岩地质结构模型“地层等值线+钻孔约束”交互式建模的关键技术,项目成果经专家鉴定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三维地质建模及模型的分析评价功能方面居于国际领先水平!

做数字经济浪潮的奋楫者。河北省水勘院笃定创新驱动发展,锚定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目标,扎实推进“地质+信息”融合发展向广度深度拓展。2020年5月下旬,全国部分省份洪水预警信号达到红色等级,河北省水勘院接到研发河北省防汛遥感空间数据“一张图”平台的任务。经过20多个日夜的连续奋战,河北省防汛遥感空间数据“一张图”平台在主汛期到来前正式投入使用。平台实现了全省流域、水系、河流、防洪工程、抢险救援队伍等信息的可视化表达和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按行政区和按水系查询、统计防汛相关信息的功能,为河北省的汛情综合研判、灾情评估、应急救助、指挥决策等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支撑,彰显了迎难而上、不惧挑战的地矿担当。

 

技术人员介绍河北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项目监测监管“一张图”平台功能

 

2021年以来,河北省水勘院制订了数字智能“五个一”发展战略,在数据标准化和成果数字化的基础上构建分布式数据库和大数据应用体系,打造了具有云存储和云计算能力的“水勘云(SKY-Cloud)”平台。平台已上线SKY-Office数字化办公、SKY-Earth遥感大数据综合应用和SKY-Geo3D三维可视化3个自主研发的子系统,将成为河北省水勘院对内提质增效、对外提升社会服务力的重要抓手。

按照河北省地矿局党组作出的“打造数字智能的现代地矿”的工作部署,河北省水勘院集聚优势资源,加快推进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在两年时间内连续打造了“河北省自然资源遥感智能监测”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地下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安全”技术创新中心两个科创平台,开展多尺度、区域性自然资源地物要素场景分类,自然资源地物目标自动识别,自然资源三维数据模型等关键技术攻关,聚力突破涉及地下水资源及生态环境安全的关键技术瓶颈,构筑技术、创新、人才和成果转化高地。

据介绍,河北省水勘院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提升政治统领力和事业服务力,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河北省水勘院 王迪)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福建永安:“庭院宣讲三人行”推动学习走新走心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