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桂林全州:“三点发力”激活乡村振兴人才“引擎”

2022-12-30 16:53:08   

 

近年来,桂林全州县枧塘镇把人才培育工作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从人才储备、培养帮带、实践锻炼三个方面入手,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有效助推农业变强、农村变美、农民变富,实现高质量发展。

把握选优储备“落脚点”,筑牢人才“蓄水池”。枧塘镇党委健全考察制度,完善日常考查机制,采取从优秀党员中“挑”,从致富带头人和大学生村官中“选”,在现任优秀村干部中“留”,从外出务工能人和高校毕业生中“请”的方式,选优储备政治过硬、本领过硬的村级后备人才,全镇12个村的村级后备人才中,致富带头人占比达33%、务工经商和退伍军人占比达25%。完善管理机制,提高人才储备质量。按照“一人一档、一村一册、镇村有库”的原则,全程纪实每名村级后备人才的培养措施和成长历程。镇党委每半年、包村领导每季度、村党组织书记和联系点干部每月与后备人才进行一次谈心谈话。

紧盯培养帮带“关键点”,搭建人才“大舞台”。以建设创新型、实干型、知识型、专业型社会人才队伍为目标,对发掘在册的人才资源,根据其特点、特长、思想状况等实际情况,镇党委确定其培养方向,并统一分配给联系点干部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帮助带领,采取“多对一”的方式定向培养。镇党委帮助鼓励外出务工返乡人员采取多种方式带头创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邀请他们在党员培训、种养专业合作社中为党员和群众讲课,提高群众在种养方面的专业技术,从而更好地带领群众致富。此外还邀请县、镇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及种养示范户总共25人为群众讲课,并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指导,现场解决遇到出现的问题45个。

立足实践锻炼“支撑点”,打造人才“练兵场”。利用思源民俗博物馆古民居特色及优势,先后创办广西师范大学文化保护与传承调查研究实习基地和南宁学院桂北传统民居教学研究实训基地。2021年12月,自治区首期乡村建筑工匠专题培训班在思源民俗博物馆开班,全区各地工匠协会推选而来的30名建筑工人集聚与此,思源民俗博物馆馆长唐以金通过口口相授、手手相传的方式传承技艺,有力的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以“党建+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发挥基层党组织示范带动功能,引导农村党员带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鼓励带动了近1000余户农户结合本地实际培育发展葡萄、香瓜、大蒜、金槐等特色产业,实现户年均增收5000余元。(彭昌华)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南阳市卧龙区潦河镇:多措并举,强力推进清洁城市美化家园1050专项攻坚行动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新冠病毒感染将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

新冠病毒感染将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