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乐游 > 正文

甘肃长坝镇:保留乡土情 增添时尚范

2022-05-07 17:43:47    中国旅游报

没落破败的老屋可以用来做什么?逐渐消失的农俗文化如何重回大众视野,唤起游客心中的田园记忆?

在甘肃省陇南市康县长坝镇,几年的工夫,昔日的“烂泥村”变身美丽乡村,放眼望去,一幅幅村美民富的田园画卷徐徐展开,随手一拍就是一张张美丽的风景照。

“家是老破旧,道是坑洼路,雨天出行更是两脚泥。”长坝镇福坝村党支部书记权连华回忆道:“过去,土地种植收入少,大家生活困难,每年春耕过后,村里的青壮年就外出打工了。”

劳动力流失,村里基础设施落后,村居荒废,加上垃圾乱扔乱倒,村民们守着青山绿水却过不上幸福生活。

这样的问题,离福坝村10公里的花桥村同样存在。

伴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长坝镇搭上农旅融合发展的顺风车,生活开始发生改变。从2012年开始,长坝镇逐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确立了彻底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的发展目标,请来了专业人员对村落进行规划,先后实施了空地绿化、道路硬化、环境美化和群众素质提升等工程,曾经破旧的村落变时尚了,村民的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完成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后,福坝村和花桥村再次面临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突出自身特色,形成自己独特的乡村旅游品牌?

“村里保留了许多古民居建筑,这些土木框架的民居在城市游客的眼里就是了解农村生活、寻找田园记忆的最佳载体。”权连华说,从游客眼中,他们“看”到了福坝村的独特之处。

“村集体从村民手里将老旧房屋租赁过来,在保持原有风貌的基础上,结合时下的新潮元素重新设计装修,在突出老屋‘土’味的同时,让老屋更有时尚范儿。”权连华介绍,近几年,利用闲置民房,村里重新设计建设了农家乐7家、咖啡馆1家、小吃店3家,日平均收入达到1000余元。

其中,由老屋改造的“福味咖啡”咖啡店,吸引了众多城里客人争相打卡。咖啡店由一幢历史悠久的两层小楼改造而成,店里售卖各式咖啡,价格很亲民。权连华说,最初,村集体将房子租赁过来后改造成了“老汉茶舍”,出售当地的罐罐茶,但吸引力不足。后来有村民提议,改为咖啡店,让“土屋”时尚起来,没想到一炮走红。

咖啡店的成功让福坝村明确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思路。“我们尽最大努力保留乡土情、甘肃味,同时慢慢地向时尚靠近,吸引不同需求的游客。”权连华说。

于是,福坝村不仅有了时尚的咖啡店,还有了在充分挖掘在地文化基础上,复原的知青大院、酒坊、豆腐坊等场所,做到了“一户一品”“一处一景”“一景一韵”,成为“升级版”的美丽乡村。

在花桥村展览馆里,耕地的犁、舀水的瓢、蒸馍的笼屉、吹火的风箱……这些如今已经很少见到的农家用具,向游客们讲述着花桥村的发展史,提供了一个了解乡土文化的渠道。

通过招商引资,花桥村引进了5600万元发展资金,先后建成游客接待中心、乡村酒店和自驾游房车露营地,向着宜养宜业宜游的文旅融合示范村方向发展。

道路通达、村社更美,如今的长坝镇,“土”“潮”结合更具魅力,吸引着更多省内外游客走进来,找寻他们心中的“诗与远方”。

罗赟鹏 本报记者 张陇堂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在株洲方特体验“爸爸的童年”
下一篇:湖南桃仙岭:公益认养正兴起 春意盎然桃花开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