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乐游 > 正文

访衢州南孔圣地

马 宁 杨勇权    2022-11-11 13:53:38    人民日报海外版

浙江衢州拥有千年的历史,走进南孔圣地文化旅游区,就找到了一扇认知衢州之韵的窗户。

这里是一个以南孔文化为主题的景区,所谓“南孔文化”,是指孔子的后代在南方定居,并在此修身齐家,敦儒习礼而形成的文化传承。据史料记载,宋高宗赵构一路南逃,孔子第48世传人“衍圣公”孔端友带着孔氏门中十余人离开山东一路追随,后来,孔端友及族人被赵构赐地衢州建府建庙,由此开启了儒学文化开枝散叶、名满东南的时代。

保存至今的孔氏南宗家庙是孔氏一脉南迁历史的核心实证,也是南孔圣地文化旅游区的核心景点。在纪念孔子诞辰2573年之际,我们带着对儒学文化的尊崇和敬意,走进孔氏南宗家庙,拿到门票后,发现上面附带着半部袖珍版的《论语》,无不为景区的创意感到小惊喜。

我们如今看到的孔氏南宗家庙是中国仅有的两座孔氏家庙之一。周遭车水马龙,其间却古朴静谧,可谓闹中取静。家庙大门前梁下,一道“生民未有”的牌匾,昭示着孔子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至高无上的地位。庭院里,500多年的银杏树葳蕤茂盛,院内建筑殿阁峥嵘,装潢陈列堂皇恢丽。三条轴线次第延伸,讲述着“东南阙里”八九百年的世事风华。中轴线庑廊内,以汉代画像砖的风格展出了一组南孔传承故事的雕刻,另一边则是历代较有影响力的南宗孔氏宗子的塑像。思鲁阁中摹刻的吴道子“先圣遗像”碑,大成殿里康熙、雍正、乾隆祖孙三代的题字,都是难得的艺术精品,向每位瞻仰的游客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和不易。

伴随历史变迁,这座家庙四庙三迁,数十次修葺。无论历史和家庙如何变迁,后裔始终代代相承,悉心守护,致力弘扬儒学文化。自父亲孔祥楷去世后,孔子第76世嫡长孙、南孔祭典省级非遗传人孔令立从宁波回到衢州接掌南孔家庙。他认为有责任和义务让优秀的儒家文化薪火相继,并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一抹亮色。

出南孔家庙向西北约一公里,来到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这是衢州传统风貌建筑最集中、历史文化遗存最丰富的地方,共有全国省市重点文保单位14处,历史建筑36处。让历史文化街区更有体验感的是充满市井烟火气的餐饮休闲、文创娱乐等。穿行街头小巷,只见画糖画、捏面人、翻麻饼等摊位的表演仿若同场竞技,身着汉服的游客正对着手机网络直播。一些品尝衢州鸭头等美味的外地游客,额头被辣得滋滋冒汗仍不亦乐乎。其休闲、潇洒与欢乐,已近乎孔子所说的“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之意境。

当地朋友跟我们说,文化要让人易感知、能享受,才能实现更好的传承与创新。衢州近年来坚持斥资打造南孔圣地文化旅游区的景区平台,就是希望“把文化翻译给大众”,通过游客把城市的文化带动起来。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有走遍景区,但通过所游览之处,足以感受到衢州是一个“重视文化意义,看懂旅游价值”的城市。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北京:鼓励公众了解中轴线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