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冰雪运动常驻群众身边

——相约北京冬奥会④

2022-01-19 14:22:33    人民日报

在室内滑雪场,戴上滑雪头盔,踏上滑雪板,手持雪杖,从高坡上跃起后俯冲而下……曾经,滑雪爱好者要等到冬季来临,才能享受风驰电掣的快乐和雪花飞扬的美妙。如今,随着冰雪运动设施不断完善,冰雪运动不再局限于冬季低温环境,群众能够随时拥有冰雪体验。

即将开幕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极大激发了人民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为我国冰雪运动发展创造了历史机遇。在北京,不少市民在家门口的滑雪模拟机上就能体验滑雪乐趣;在重庆,滑雪爱好者在旱雪场感受飞驰的速度;在吉林省吉林市,市民可以到人防工程改建的“四季如冬”的真雪场畅玩……近年来,各地通过科技手段构建起冰雪运动新场地、新场景、新项目,冰雪运动正在贯穿四季,常驻群众身边。

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离不开冰雪场地设施的建设和完善。过去,我国冰雪场地设施数量少、规模小、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与我国冰雪运动发展需要不相适应。北京市石景山区体校业务副校长刘晓丹表示,几年前开展冰雪运动时,石景山既无冰场,也无雪场,第一次组织学员冰上训练不得不借用外区的室外场地。近几年,石景山区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和引进社会投资“两条腿”走路,建成市民冰雪体育中心、旱雪中心等,形成“十冰六雪”场地场馆设施布局,让体校学员在家门口便可开展冰雪运动训练。当前,以普及冰雪运动、发展冰雪健身休闲为重点,全国各地积极建设包括室外天然冰雪场、可拆卸式冰场在内的各类冰雪场地设施,不断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冰雪运动需求。

通过构建冰雪运动新场景,能够吸引群众随时随地参与冰雪运动。近来,一种厚约几厘米、用特殊材料制成的“旱雪毯”因携带方便、铺装简单、滑雪效果好而广受消费者青睐。以“旱雪毯”为代表的特殊材料应用,不仅打破了滑雪的季节性限制,也让冰雪运动突破了场地限制。便携式的替代性材料和设施,让冰雪运动不再局限于相对固定的时间和场地,使得冰雪运动场景越来越丰富。现在,冰雪运动在不少地方实现了城里能玩、商场里能学、公园里可体验、社区里能感受。这极大提高了人民群众对冰雪运动的知晓率及参与率。

当前,各地以提高群众健康水平作为发展冰雪运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冰雪健身活动。在北京,冰雪运动项目日益多样化,满足了不同群体的冰雪需求。群众性冰雪运动蓬勃开展,推动冬奥文化和冰雪运动进机关、进部队、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针对一些爱好冰雪运动的残疾人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发特殊冰雪项目,让他们得以体验VR实景冰雪运动、桌上冰壶、地推冰壶等。

随着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临近,冰雪氛围日益浓厚,越来越多的群众享受到冰雪运动带来的乐趣,冰雪运动逐步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相信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举办,将进一步推动冰雪运动在大江南北发展起来。(潘俊强)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扫码点餐,服务也须在线
下一篇:对“秒拨IP”黑产必须露头就打!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