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8.1%!中国经济底气充盈、前景光明

2022-01-19 14:24:18    人民网

 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1%,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CPI温和上涨,就业总体稳定,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速基本同步……新鲜出炉的2021年中国经济成绩单,成色足,有看头。一系列亮眼的数据充分表明了国民经济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全年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已完成,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十四五”实现了良好开局。看数据,有喜悦,展信心,更奋进。

8.1%!这个数字不容易。回顾过去的一年,经济工作成绩的取得可以说是成如容易却艰辛。在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我们面临的困难多、挑战大。这份沉甸甸成绩单的背后,是我们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加强统筹协调的定力与努力。这些对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来之非常不易,需要倍加珍惜和长期坚持。

8.1%!这个数字成色足。经济总量的合理增长背后更有发展质量的稳步提升。据统计,2021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同比增长14.2%,延续了“十三五”以来两位数以上的增速;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7.1%,比全部投资增速快12.2个百分点;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4.9%,再创新高。创新动能有效增强,产业升级持续推进,在深层次上激发市场活力,是我们始终聚焦聚力的高质量发展方向。

8.1%!这个数字有看头。要看到,经济成绩单与疫情防控成绩单双双保持了全球领先地位。更何况,在成功驾驭复杂严峻形势同时,我们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2万美元,已超过世界人均GDP水平。站在新起点上,我们更要坚信中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变,宏观政策有工具有空间,稳住经济有基础有条件,更要充分运用规律性认识,把握好政策和改革的时度效。

保持乐观自信,也要正视风险挑战。展望2022年,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国内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去年年底经济增速略有回调,消费指数有所下降,各方面的困难明显增多。为此,我们必须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就业优先政策要提质加力,突出重点、把握关键,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宏观大局稳定。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做好2022年经济工作,宏观政策更加稳健有效,微观政策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结构政策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我们就一定能把宏观经济大盘稳定住,奋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洪乐风)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对“秒拨IP”黑产必须露头就打!
下一篇:在冬奥“麦克风”前讲好中国故事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