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永不凋谢的"绒耀之花"充满中国式温情

2022-01-20 11:00:58    人民网

北京冬奥会的脚步越来越近,在紧锣密鼓的准备过程中,催生了不少新创意、新点子。

近日,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颁奖花束正式揭晓。弃用传统鲜切花,采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绒线编结技艺”钩编而成的绒线花束,成了名副其实的“绒耀之花”。

从低碳能源、低碳场馆、低碳交通……北京冬奥会在筹办过程中,处处体现着“绿色”办奥的理念。此次颁奖花束采取绒线编结技术,不像鲜切花束,需要从南方种植基地调运鲜花,大大降低了运输和管理费用,而且也避免了浪费,方便运动员携带回国、长久保存,减碳降碳、又充满人性化。其低碳环保、综合利用的特性,正是中国秉承“绿色、共享、开放、廉洁”办赛理念的生动写照,也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与绿色办奥的完美结合。

一个小小的绒线花束其内涵和文化意味非常丰富,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编制技艺,传统手工技术博大精深。海派绒线编结技术属于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种中国传统文化同冬奥的融合体现在此次冬奥会组织的每一处,从冬奥吉祥物到颁奖礼服一系列的设计中无不融入了中国审美和传统寓意,让冬奥会成为展现中国之美、中国文化之美的舞台,增进了世界对中国的了解和认识。

北京冬奥会颁奖花束的花材共有七类,包括:象征友谊的玫瑰,象征坚韧的月季,象征幸福的铃兰、象征团结的绣球、象征胜利的月桂、象征收获的桂花、象征和平的橄榄。纯手工制作的绒线花倾注了中国对各国运动员的祝福和善意,传达出作为东道主的诚意和用心,也表现了我们对人类美好未来的期盼和祝愿。“永不凋谢之花”将伴随着中国式温情永久绽放。当中国非遗“绒线花”在冬奥会颁奖台上亮相,全世界会深切感受到独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吴雨林)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B站该从直播妇科手术中吸取哪些教训?
下一篇:让农村电商持续释放活力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