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急救电话岂能不救急

2022-06-09 14:47:11    人民网

6月6日晚,郑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通报“女大学生因120延误救治去世”事件调查和问责情况。此次通报还原了事件的全部过程,通报表示,调度员张真颖“业务不熟练,对急诊患者病情研判有误,调度用语不规范,对急症报诊敏感性不够、处理能力不足、处理方法单一”,所以“对此负有直接责任”,给予其开除处理。

应该说,此次通报对涉事接线员的定性是比较全面的——“业务不熟练,对急诊患者病情研判有误”,说明接线员业务能力有限,但并不具有主观恶意;“调度用语不规范,对急症报诊敏感性不够”,说明接线员在接听求助电话时缺乏最基本的同理心,这也是最为网友所诟病的地方;“处理能力不足、处理方法单一”,说明接线员缺少应有的专业素养与系统培训。凡此种种,都与单位内部人员管理密不可分,这也是郑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多人被处分的关键所在。

拨通了救命的电话,却没等到救命的人,发生在女大学生彭某君身上的这件事,令人感觉沉重。急救电话为什么不救急?

实际上,以目前的技术手段,快速锁定报警者的具体位置原本不是什么难题。2020年9月,国家卫健委、工信部联合印发《开展院前医疗急救呼救定位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利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快速共享120呼救者的移动电话位置信息,缩短院前医疗急救响应时间。实际上,郑州市急救中心官网也曾于2017年发布一则典型案例:呼救老人不能清晰表达自己的症状和所处位置,调度员通过查询120来电记录、114查号台、通信公司等多种途径锁定了地址,并就近派出救护车,老人最终得到救治。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院前急救的效率为什么反而降低了?

接线员执著于让患者报出准确地址,或许是为了确定求助电话的真实性。现实生活中,恶意拨打急救电话的事情也确实发生过。但关键在于,是否真正将“生命至上”原则贯穿于医疗活动的每一个环节?

不久前,北京顺义120急救分中心延迟救治致一名患者猝死事件,同样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多人因此受到处分。殷鉴不远,郑州再次发生同类事件。这是一种严厉的警示——公共安全不能仅仅维系于接线员的个人素质与业务能力上,应该而且必须得到更加专业的系统保护。

审视此次悲剧,“业务不熟练”的接线员受到处分只是全面反思的开始:接线员的业务应该熟练到什么程度,如何才能做到业务熟练?通过什么样的长效管理机制,才能避免“处理能力不足、处理方法单一”的接线员直接面对公众?事关公共安全,这些问题需要一个全面的应急处置方案。相比起个人专业素质,专业的管理机制更能给人以安全感,这也是此次悲剧给人留下的最大反思。( 赵志疆)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让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
下一篇:雪糕“变了”背后藏着什么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