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年轻人不爱喝白酒了?这个话题不止于酒

2022-06-15 15:34:14    光明网

最近,有媒体梳理,年轻人现在似乎不太爱喝白酒了。媒体列出几个例证,在一些市场报告里,90后、95后的白酒消费比例远低于更年长的群体;2016-2021年,我国白酒产量从1358.40万千升减少至715.60万千升,同时白酒企业从2017年的1600家,下降到2021年的960多家。综上所述,得出结论是年轻人不爱喝白酒了。

也有些小的旁证,似乎也可以佐证市场动向。比如近期某白酒龙头企业,推出了跨界冰淇淋,引发了不小的关注。很明显这是一个“讨好年轻人”的举动,也有相关人士分析指出,该企业近期同样面临产销双下降的压力。

不过,如果就以此得出年轻人不爱白酒,可能还不够全面。比如截至4月30日,19家白酒公司披露年报,其中14家白酒公司盈利增长,5家下滑,2021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089亿、净利润1084亿元,同比增长19.42%、77.17%。

这个亮眼的数字,或许也能说明,市场可能是进入了一种深度调整,而未见得是白酒失去了年轻人。甚至更有一种可能,这是一个消费代差,有人这么评价:“年轻人不爱白酒,只是因为还没长大。”

无论年轻人喝不喝白酒,对这个话题的观察视角都是值得玩味的,人们会特地圈出某一消费品的某一种类,从受众年龄进行解读。而这种解读并非止于一个行业分析,而是成为社会话题,很快出圈。

其实,人们心里都明白,酒是有文化场景的,不然也不会有“酒桌文化”“劝酒文化”这些说法了。人们很清楚地知道,什么样的酒应当出现在什么样的地方。送礼、宴请、小聚、约会……桌上该放什么酒,人们心里是很清楚的。

观察年轻人爱不爱喝白酒,重点当然不是分析年轻人酒量如何,而是看年轻人更偏好哪种文化场景。白酒所代表的场合,当然是正式的,换个角度说就是森严。宾主如何落座,敬酒的次序如何,又该如何祝词,碰杯时的高低,劝酒挡酒时的套路,都有着各种讲究。同时,这样的酒宴希望达到何种目的,也是不言自明的。

酒的度数,就像个“严肃程度”的指标。五六十度的白酒,和10度以下的各种酒类,人们对其的心理预设是完全不同的。有些观察者通过一些指标,有意地要推导出“年轻人不爱喝白酒”,其实也有弦外之音:年轻人正在拒绝某种带有功利性、目的性乃至裹挟色彩的社交模式,而选择偏好更轻松、更自如的生活状态。

再推导一步,酒承载社会角色的变化,也是观察社会运转逻辑的窗口。起主要作用的,是推杯换盏、觥筹交错,还是明面上的规则和契约,这也是人们解读酒水消费内涵的潜在议题。有些人欣喜于年轻人不爱白酒,多少也是希望年轻人不再将饮酒嵌入业务往来、社会运转的链条,不再让本该简单、清晰的社会联系,变得暧昧不清、难以捉摸。

酒都是中性的,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喜欢白酒、啤酒、红酒等等,都不过是口味问题。让“酒”变得复杂的,是人们赋予的功能意义。至于年轻人爱不爱喝白酒,这本身也不是问题,只不过如果等他们“长大”了,无论爱与不爱,都被迫喝上了白酒,这倒是个问题。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营造更加安全舒心的养老环境
下一篇:坚定不移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