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精培“头雁”,奔向共富之路

2022-06-16 10:16:52    河北新闻网

日前,参加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专题培训班的山东省昌乐县营丘镇黎家村党支部书记闫庚伟与其他村党组织书记分享“致富经”,更加坚定了走合作经营、规模发展之路的信心。(中国组织人事报)

当学习的出发点从“一家致富”变为“全村共富”,站位变高了,效果自然“立竿见影”。在培训中,各村干部互相交流学习,通过实训课堂、特色课程、定制化培训等,提高带富能力,逐一破解了换届后部分新任村党组织书记致富带富能力偏弱等问题,由村书记牵头,发挥“头雁效应”,激发“群雁活力”,带动全村人民共赴乡村振兴。

现如今,脱贫攻坚已经取得全面胜利,乡村振兴仍千头万绪,将培训的重点放在村干部身上,旨在选育“主心骨”,带动村里人在致富的道路上不断向前。因此在培训的硬件配置、师资队伍、方式方法上都要精益求精。要充分整合涉农培训资源,创造“田间教室”,构建现场教学矩阵,邀请高校教授、党校教师担任理论导师,优选熟悉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等方面的致富能手担任实践导师,针对各村情况,开展定制化培训课程,“精准滴灌”解决发展难题。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培训平台搭建起来了,在求取致富经的同时,更要学以致用。村干部要充分发挥“头雁”的引领作用,将在培训课堂中学习到的内容带到田间地头,带到村民家中,要高度重视培训学习,不能只是走形式、听热闹,敷衍了事,而应虚心请教,修炼内功,开阔视野,提升干事本领,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勾画发展蓝图,将实现共同致富的目标放在心坎上,落实在行动中。

乡村振兴的致富路虽道阻且长,但终会行之将至。实现农村发展最重要的还是人才发展,而本土化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最优解”,作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村干部更要努力成为本土人才,扛起乡村振兴发展大旗,苦练“头雁”本领,带领“群雁”共享致富成果。(文杰)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新时代人权法治保障取得历史性成就
下一篇:新时代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