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351个、7786万平方米,惠及居民约76万户——这是重庆市2018年启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试点以来,交出的靓丽答卷。(人民网)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如果仅高喊服务群众的“口号”,不如在群众有呼声时候的“回应”,在群众有需求时候的“回音”,给予群众足够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群众的呼声是什么,为民服务就干什么。民之所呼,政之所兴。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的事业,人民的需求指向哪里,干部的服务就延伸到哪里。因此,广大基层干部要经常到“网格”中去访民情,在田间地头去听民意,及时地收集群众对老旧小区改造、停车场建设、美丽乡村路拓宽、口袋公园建设等“微心愿”,以及对路灯安装、充电桩安装、公交雨棚安装等等“微需求”,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再一件一件地去为推动落实。
群众的槽点在哪里,为民服务就从哪里改起。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干部服务群众完全可能存在短板和不足,但只要心中有民,时时刻刻关注群众的动态,就能够及时听到群众的“闹心事”;只要心中有责,立足需求和诉求,就能够把群众的“心上事”当成“上心事”。群众在“议事厅”说了哪些不满意的地方,在座谈会指出了哪些服务的不妥之处,如果都能一一“记”下来,再一起商量如何改一改、修一修、补一补,以这样“实打实”的态度,就一定能将民生服务的“短板”补足。
群众的问题有哪些,为民服务要帮帮忙。群众最迫切的需求是什么、最不满意的事情是什么,这些都是要去“干”和“改”的“任务单”。而对于群众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特别是忧心、烦心和揪心的“急难愁盼”问题,党员干部应该及时、主动地沉下去问一问、听一听、帮一帮,让群众感受得到组织就在身边,感受到干部务实为民的有力支撑。只有这样,才能干群拧成一股绳,落实好惠民政策、开展好公益性岗位开发、做好就业培训等,解决好服务群众中的突出问题。
群众的困惑在哪里,党员干部就应该要去哪里;群众的“微需求”“微心愿”是什么,党员干部、志愿者、网格员就要及时去认领,并全力以赴去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只要认真地回答群众的问题、解决群众的难题、干好群众交办的事情,就能以实干的态度书写为民服务的时代“新答卷”。(冯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