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防汛救灾要应急处突,也要预防预备

2022-07-06 10:48:31    人民网

在河北石家庄,受极端大风暴雨天气影响,某村牌楼顶冠坠落造成正在避雨的多名群众被压;在广东阳江海陵岛附近海域,受今年第3号台风“暹芭”影响,施工浮吊船“福景001”轮走锚遇险……进入七月,多地迎来强降雨天气,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累计雨量大,同时局部地区伴有雷电、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防汛抗洪、抢险救灾,成了不少地方的当务之急。

防汛救灾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国家安全,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尤其是,在连续强降雨或者突发强对流等极端天气的作用下,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城市内涝、高空坠物、树倒枝折等次生灾害多发频发,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不小的威胁。切实做好防汛救灾工作,各地各部门必须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全力抢险救援,严防次生灾害,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必须要看到,防汛救灾是对应急能力的一次集中大考。灾情就是命令,人命关天、刻不容缓!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是冲锋陷阵的主战场。风雨袭来,有没有加强预警、巡查防守?紧要关头,能不能挺身而出、迎难而上?险工险段,是不是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事实证明,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既需要一套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制度,也需要一支作风过硬、本领高强的队伍。预警信息发布要到村到户到人,防汛救灾主体责任要压实压紧,把使命放在心上、把担当扛在肩上,关键时刻靠得住、顶得上,才能筑起牢不可破的安全堤坝。

还要认识到,防汛救灾是对治理体系的一次全面检验。好钢要用到刀刃上,但是功夫要下在平时。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才能在风急雨骤时不至于慌了手脚、乱了分寸。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做好预案准备、队伍准备、物资准备、蓄滞洪区运用准备,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比如,要及时准确对雨情、水情等气象数据进行滚动预报,加强对次生灾害预报。再如,要坚持预防预备和应急处突相结合,推进重大工程建设、补齐重要基础设施补短板、加强城市内涝治理;又如,对隧道、涵洞、立交桥、下沉式建筑等易积水的低洼区域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等等。只有杜绝侥幸心理、克服麻痹思想、防止贻误战机,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才能打赢防汛救灾这场硬仗。

当然,防汛救灾也是每个人的责任。今年6月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向社会发布了一封公开信,提醒广大市民要关注汛情预警信息、注意雨天出行安全、不要在雨天进入山区沟谷旅游……增强防汛减灾意识,提高避险自救、互救能力,也是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一环。齐心协力、众志成城,让安全不仅是一种责任、一种要求,更成为一种能力、一种常识。( 林岳海)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政绩工程”没有政绩,“形象工程”毁了形象
下一篇:提升群众性应急救护能力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