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共建网络文明,网络游戏责无旁贷

2022-07-06 10:51:00    人民网

在网络游戏版号监管和版权保护进入常态化阶段之后,推动网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还需要注意什么?最不容忽视的一点在于:必须坚持正确导向,为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提供助力。

网络游戏从内容形态、平台介质、技术支撑等方面看,网络游戏愈发呈现多样化、多栖化、多行业、多领域特征,展示出文化创意、科技创新、人文审美、竞技风范等独特魅力。但不管网络游戏如何发展迭代,其作为文化载体的性质不会变,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追求也不应改变。正因为这样,加强对网络游戏的监管特别是加强文化型塑和价值引导,助力网络文明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6月27日召开的全国网络文明建设工作推进会,明确提出要把培育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作为网络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把网络文明实践养成作为网络文明建设的关键举措。打造导向正确、健康向上的网络游戏,是网络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文化领域中时尚新兴、市场经济中活力展现的领域之一,网络游戏的“文明水位”直接标注着网络文明建设质量和水平。网络游戏并不仅仅是文化娱乐产品,更承载着成风化人、立德树人职能。网游企业也并不仅仅是互联网企业,更应成为弘扬网络文明、构建网络清朗空间的积极行动者、主动贡献者。

不可否认,一段时间以来,出于资本逐利本能,部分网络游戏逐渐滑向泛娱乐化的危险边缘,一味地追求流量收益,有意无意放松了自我文化追求和道德责任。更有甚者,动起了打擦边球的歪心思,妄图以宣扬错误论调、传播低俗内容、贩卖封建迷信沉渣糟粕等形式制造眼球效应。违背历史事实的人物设定,价值导向错误的情节设计,污浊不堪的画面呈现,这些无不拉低大众价值品味,更触犯监管底线、法律红线,给网络文明造成严重损害。

国有国法,商有商道。无论是全行业还是具体到每个企业,都要正确把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自觉将社会效益置于首位,自觉贯彻正确导向,不做市场的奴隶,不让狭隘私利冲撞社会道德防线、侵蚀网络文明的地基。主动担当文化使命,把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统一起来,凝聚起网络文明共建共享的强大合力,是任何有志于做大做强网络游戏产业的企业和经营者必须给出的响亮回答。

通过游戏产品传递正确价值观、弘扬社会正能量,助力新时代网络文明建设,本身就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生动体现。网络游戏在增进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充分发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作用,必将进一步推动网络文明建设全面铺开、走深走实、积厚成势。( 武 文)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政绩工程”没有政绩,“形象工程”毁了形象
下一篇:提升群众性应急救护能力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