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原省部级贪官李文喜落马敲响的警钟

2022-07-11 10:19:39    人民网

近日,72岁的李文喜再度出现在镜头前,低垂着头、认罪悔罪。李文喜曾任辽宁省政协副主席,被查是在2021年1月25日,被查时71岁,是2021年落马的第一个原省部级干部。

中纪委通报称,李文喜“既想当官又想发财,违规从事营利活动,获取巨额矿产收益”“执法犯法,利用执法司法权谋取私利,与不法商人大搞权钱交易,肆无忌惮聚钱敛财”“利用职务便利在企业经营等方面为他人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据检察院起诉,2004年至2021年,李文喜敛财的数额高达5.46亿元。平均计算,每年敛财超过3200万元,日均敛财8万余元,这是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

这也是一个令人痛惜的案例。2002年5月,李文喜成为辽宁省公安厅厅长。两年之后,54岁的李文喜收了第一笔钱,自此无法自拔,直至2021年1月被查前仍不收手。如果不是欲壑难填,古稀之年的李文喜本该儿孙绕膝、颐养天年,但他此刻却只能困守囚室,等待法律的裁决。

高飞之鸟,死于美食;深泉之鱼,死于芳饵。一些贪腐官员沉湎“美食”“芳饵”,甘于被“围猎”,从被动接受“要我贪”,到主动伸手“我要贪”,终至踏上身败名裂的不归路。因为缺少对人民、组织、法纪应有的敬畏,少数人转而拜倒在金钱脚下,以致于在贪腐之路上越滑越远,最终堕入无底深渊。

关于贪得无厌之人,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有直白的描述:“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一首《好了歌》,唱尽人间百态,但至今仍有人毫不顾忌“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劝诫,不惜以身家性命和家庭幸福为代价,以飞蛾扑火之姿铤而走险。包括李文喜在内,诸多落马贪官一次又一次演绎了这样的悲剧。

“我们党作为执政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腐败。”腐败之恶,不仅祸国殃民,更是对个人和家庭的毁灭性打击。“当官发财两条道,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纵观落马官员的堕落轨迹,莫不肇始于信仰的坍塌,初心使命的丧失。权力是一柄双刃剑,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将浩然正气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既是一种个人素养,更应该成为一种行为准则——“正己”才能“正他”,“律己”然后“律人”。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把巡视作为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性制度安排,正风肃纪反腐一刻不能停,全面从严治党一步不能退——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把不敢腐的强大震慑效能、不能腐的刚性制度约束、不想腐的思想教育优势融于一体,才能坚持正确的权力观,让党员干部保持对权力的敬畏感,确保权力不会被滥用。( 赵志疆)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不发货不退款,免税品岂能“免售后”
下一篇:规范有序发展零工市场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