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暑期工的合法权益需要法律护航

2022-07-11 11:41:57    光明网

又到一年暑假时,不少在校的学生选择利用这段时间提前感知社会,走进企业实习或做兼职。然而,被欠薪、无福利等权益遭遇“缺斤少两”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缺少劳动合同,难以认定劳动关系,许多暑期工面临维权难题。律师提醒,暑期工属于参加短期劳动或提供不定期劳务,尽管不以就业为目的,但仍受《民法典》关于雇佣关系的相关法律保护。

在校学生利用暑期打零工、参与实习非常普遍,这既可完成社会实践作业,体验工作岗位的特点,积累工作经验,也可赚取收入,攒点学费、生活费。而且,很多企业在暑期旺季时,也因业务的短期增长,需要大量的短时工、临时工,学生整体素质较高,容易管理,工资要求较低,则成为企业优先选择的对象。但是,暑期工频频遭遇欠薪、无福利等,凸显部分企业法律意识淡薄,需要监管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治理和规制,保护暑期工合法权益。

由于暑期工的劳动时间很短暂,也就两个月左右,属于临时性用工,加上暑期工的流动性大,缺乏稳定性,所以企业不会跟学生签订劳动合同,工资也采取计件或计时,定期结算的模式。因此,有一些企业钻空子,有意拖欠、克扣暑期工的工资,不给其提供相应的劳动福利待遇,发生工伤时也不给予补偿,以试图降低企业的用工成本,减轻责任,由此引发诸多劳动权益纠纷案件。

按照劳动部门的意见,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但是,暑期工属于参加短期劳动或提供不定期劳务,受《民法典》关于雇佣关系的相关法律保护,企业需要支付相关薪资待遇,并不得无故拖欠、克扣工资。至于暑期工的工资标准、加班酬劳和支付方法等,双方可以共同协商,或者参照其他常用暑期工企业公开的小时工薪酬标准来计算。

企业在雇佣暑期工时,为防范工伤、意外事故造成伤害,以及衍生的医疗费、误工费等赔偿,可以给暑期工购买商业性的短期意外险,既能实现给暑期工托底,报销医疗等费用,也化解了企业的赔偿纠纷。因此,不管是为了暑期工的人身权益,还是为了企业的利益和形象,都不应省这笔钱。

当然,由于对暑期工的权益管理缺乏规范标准制约,仍然有部分企业不愿意担责,总是想利用地位不对等,以及维权流程复杂、难度大,试图逼迫暑期工知难而退。因此,针对这个现实问题,劳动监管部门需要正视,可以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暑期工用工规范及权益保障标准,厘清暑期工应享有的薪资福利,以及应有的劳动保障,并鼓励和支持暑期工积极维权,藉此督促企业合规雇佣暑期工,不得擅自侵占暑期工的合法权益。(江德斌)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不发货不退款,免税品岂能“免售后”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