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评论 > 正文

期待普通门诊“随看随报”得到全面普及

2022-10-25 14:26:06    光明网

据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北京市医疗保障局表示,力争今年年底前,实现全市所有具备接诊能力的定点医疗机构,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全覆盖。

我国跨省医保的直接结算,按照“先住院、后门诊”的步骤推进。由于门诊费用结算项目更庞杂、细节更繁琐,一些医疗机构不具备相应能够,因此当前普通门诊跨省直接结算仍然实行定点制,只有定点医疗机构才能提供这项服务,非定点医疗机构仍然走传统的报销路径。这几年,定点医疗机构越来越多,截至3月底,全国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已联网定点医疗机构5.72万家,且县(区)以下基层医疗机构增速更快,在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里,跨省看门诊可以做到“随看随报”。

但跨省看门诊仍存在一些堵点,最突出的一点,是定点医疗机构偏少或过于集中,在基层表现得更为严重。到今年6月,才实现每个县至少有一家定点医疗机构,县以下的广泛区域仍普遍存在“定点空白”。患者为了能够享受到跨省直接结算的医保福利,需要认真选择定点医疗机构,家门口若没有定点医疗机构,看病还得舍近求远。在家门口的非定点医疗机构看门诊,不能直接结算、现场报销,仍需像过去那样自掏腰包。

倘若能够实行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全覆盖,所有具备接诊能力的定点医疗机构看普通门诊都可以当场直接结算,无疑会令患者看病更加便捷。此外,过去由于医疗机构实力越强,越容易成为定点医疗机构,就会导致人们看病更加向大医院集中,而直接结算全覆盖,利于分流患者,让更多轻症患者选择在所在地看门诊。

也要看到,实行普通门诊跨省直接结算全覆盖,首先需要“能力全覆盖”。倘若基层医疗机构不具备相应能力,直接结算就是一项难以完成的艰巨任务。当前不少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的信息化程度仍然很低,与其他医疗机构和医保部门之间尚未实行信息联网,跨省直接结算就无从谈起。

这一便民措施能够得到广泛普及的前提,是基层医疗机构要普遍具备相应承接能力,加快基层医疗能力建设。医保福利打通“最后一公里”,以及远程会诊、千里隔空手术等技术性操作,都和跨省门诊直接结算一样,无不与基层能力建设尤其是信息化能力建设有关。只有以信息化和智能化为代表的基层医疗新基建得到快速发展,方能在更广范围内早日实行跨省直接结算全覆盖,让跨省异地看病变得更加容易。(罗志华)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锚定中心任务,开好局起好步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光明照处心无碍 春意浓时华章启——在《徐光春文集》首发式暨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

光明照处心无碍 春意浓时华章启——在《徐光春文集》首发式暨出版座谈会...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