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创新智库 > 正文

系统施策培育完整内需体系

2022-12-19 19:59:10    经济日报

扩大内需,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点燃这一引擎,离不开完整的内需体系这个动力源。应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综合施策扩大消费和有效投资,持续优化市场环境,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对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进行系统全面部署,其中明确,要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至2035年,消费和投资规模再上新台阶,完整内需体系全面建立。

扩大内需,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点燃这一引擎,离不开完整的内需体系这个动力源。从重要性看,经济系统的稳定与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需,而完整的内需体系正是经济稳健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

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曲折前行,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受诸多非经济因素影响,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难度进一步加大,全球经济复苏步伐不及预期,风险传导、压力传导不可避免。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是应对外部冲击、稳定经济运行的必然要求,也是在世界经济再平衡背景下寻求国内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有效途径。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也要求有完整的内需体系与之匹配。有了内需体系支撑,经济转型升级的一系列重点任务才有载体、有抓手,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循环才更加顺畅。内需体系完整,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增强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的重要前提。此外,持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增进民生福祉,投资、消费升级是题中之义。两者的巩固提升同样离不开扩大内需以及完整的内需体系。

从实施路径看,唯有方向明确,任务落实才有的放矢。找准定位的关键,在于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其中,“结合”二字是题眼,为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提供了方法论指引。要坚持系统观念规划路径,着眼于经济循环畅通,围绕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投资再生产的全链条拓展内需体系,推动供给和需求实现更高水平动态平衡。需要明确的是,培育完整内需体系的路径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消费和投资,还包括供给质量、分配格局、流通体系等重点配套内容。另外,还要用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这是推进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基础和底气所在。只有让各类要素在14亿多人口形成的超大规模市场中迭代升级,内需体系才能不断健全完善。

从重点任务看,培育完整内需体系的内容是十分具体的,需要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首先,应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只要宏观经济稳定运行,内需体系加快完善就有更充裕的时间。要有效引导市场预期,以政策效力提振发展信心,推动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其次,应综合施策扩大消费。消费是内需的“慢变量”,消费“量”与“质”的同步提升涉及稳定就业、收入分配、产品供给、消费模式培育等方方面面。政策实施上应注重长短结合、稳步推进、适度超前,在重点领域加快突破,为中长期改革持续推进打好基础。应着力扩大有效投资。构建符合投资建设运行规律的资金注入长效机制,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将投资需求与产业布局、转型升级等有效结合,形成良好稳定的投资预期。

最后,应持续优化市场环境。市场环境质量,直接决定微观主体活力。要扎实稳步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优化各类企业发展环境,建立健全激发各类企业创新创业的机制。不断夯实实体经济发展基础,实现各类要素向实体经济有序、合理聚集。特别是在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方面,着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高现代化水平,持之以恒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保持与经济发展目标相匹配的产业比例关系,发挥好实体经济对扩大内需的重要支撑作用。(魏琪嘉)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乡村振兴与高校人才培养耦合发展
下一篇:为乡村培养更多能工巧匠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共同讲好共建“一带一路”故事

共同讲好共建“一带一路”故事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