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人物 > 正文

山东能源集团柴里煤矿王良:90后东北小伙儿在柴里安家

刘光贤 华丹丹    2022-05-10 16:59:28   

“集团公司‘琢玉工程’为我们种下一棵值得留恋、可以迈向成功、能终身依靠的‘大树’,我从一名工人一步步成长为基层管理人员,我将为矿井发展贡献全部智慧。”山东能源集团柴里煤矿选煤厂副厂长王良说。

 

 

29岁的王良,2014年6月从象牙塔走出,只身一人从千里之外的东北来到柴里煤矿工作,依托枣矿集团“琢玉工程”,凭借着踏实勤奋、吃苦耐劳的工匠精神,8年时间完成了从初出象牙塔的莘莘学子向优秀管理者的华丽转身。

提质增效的先行者

选煤厂是效益增长引擎,如果选煤过程控制好了,其中很多环节都可能成为新效益增长点,而若是控制不好,这些环节有可能成为吞噬效益的蚁穴。

为此,为解决矿井煤质差、不利于浮选难题,该厂决定成立技术攻关小组,自主完成提质增效工作。

 

 

王良主动请缨,扛起了这个重担。他白天带领技术攻关小组成员盯在现场,查看洗选设备运行情况;晚上熬夜翻阅资料,第二天依然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工作中。

王良带领技术攻关小组成员花费两周时间制定出了提质方案,使该厂掌握了主动权。他大胆提出将浮选系统分成一浮和二浮两部分,煤质好的时候和煤质不好的时候分开运行,成功实现系统零活转换,稳定精煤产品灰分,使精煤产品回收率提高0.5个百分点,仅此一项全年可增收几百万元。

工作中,王良经常告诫自己,要勤学习、善动脑,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竭尽所能为企业创造价值。

对于智能化选煤厂,介耗高低,是衡量选煤厂管理水平的标准。经过认真观察发现,在保证精煤水分不超标前提下,通过降低筛面脱介喷水的高度和提高脱介喷水压力,可以达到降低选煤重介质消耗目的,通过此项技改,有效降低选煤重介消耗20%以上,年节约资金近20万元,极大地提高了洗煤效益。

目前,柴里选煤厂各项产品指标一直排在枣矿集团各选煤厂的前列。

技术革新的探索者

曾有人问王良:“为什么这么努力?”他说:“这是一个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时代,科技进步脚步从没如此之快,我们都是与自己赛跑的人,为了更好明天而努力。创新的路没有终点,我们不能停下来。”

 

 

为适应日益变化的形势要求,年轻的他始终把学习放在重要位置,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努力提高综合素质,短短几年就成为了一名素质过硬的复合型人才。

工作中,他想法新颖,大胆创新,不断优化洗煤工艺系统,经常解决尖端的技术难题,这其中,数据分析是他的“拿手好戏”,他总是爱打比喻,把选煤生产比作股市,把自己比做“操盘手”,为了做好数据分析,每月都要对各项产品指标进行统计,成千上万的数据都要进行一一考核,于是,他自主创新,编辑程序,设计出了“生产指标数据考核系统”,减少人为考核的误差,也极大地减少考核工作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用战略上的勤奋,弥补了战术上的懒惰。

随着经验积累,王良不仅能“驯服”现有洗选设备,实现提质增效,还能快速掌握新上设备的新技术,成了该厂“智能化设备百科全书”,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从工艺管控、到设备技改、再到煤管控等等,各个方面,都有他的身影,由他推行倡导变频、软启技术现已在选煤厂落地生根,在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同时,进一步降低了电耗。

由他参与的《选煤厂工艺优化与改造》项目被评为2018年集团公司科学技术暨管理创新大会二等奖。由他发明是《一种煤泥水水质探测器》获得国家专利,攻克了多年以来的技术难点。截至目前,由他发明的成果已有18项获得省级以上创新成果。

“在日常工作中,创新无处不在。只要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就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时候问题背后就是办法,就看你是不是动了脑子。”王良说。

扎根奉献的孤勇者

八年前,他不远千里,从东北到山东,来到柴里这片沃土,扎根奉献。20多岁的年纪,离乡在外,虽不乏欢笑,但对家的牵挂,还是会在某个时刻突然涌上心头,哽咽了喉咙,湿润了眼眸。他总是这样开导自己,既然选择了就要一直走下去,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他乡变故乡。

“矿上为青年大学生‘量身订做’了‘琢玉工程’,让他们在一线锻炼、成长、提拔,能够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去。”柴里煤矿选煤厂厂长何光太说。

工作中,王良始终认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在生产一线,为了掌握第一手数据,哪怕是凌晨,他也会来到生产岗点,巡查生产现场的每一个流程,了解职工的在岗状态,有时,他经常开玩笑说:我这叫孤身走暗巷。八年间,有苦累辛酸,也有幸福收获。从一个稚气未脱的学生,到独挡一面的生产管理者,从一个人的宿舍,变成了三口之家。“我的老家在东北吉林,如今我已经把父母接过来,把家安到了这里。现在,柴里就是我的家。”王良说。(山东能源集团柴里煤矿供稿)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守护林海的“鹰眼”
下一篇:青春“燃”在护疆戍边一线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