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鄠邑法院:防疫审判“两不误”

2022-01-04 16:58:01   

在与时间赛跑全力阻击疫情的关键时期,西安市鄠邑区人民法院法官们在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以“线上”开庭的方式及时有效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近日,鄠邑区法院民事审判二庭法官董红莹就通过“陕西法院微庭审”平台分别开庭审理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和一起买卖合同纠纷,获得当事人赞誉。

这两起纠纷被告人均下落不明,董红莹依法采取公告方式送达后,定于12月29日和12月30日开庭审理两案。疫情突袭,西安市全面采取管控措施,董红莹与两案原告联系后,两原告均表示十分焦急,称好不容易等到公告期满,现在却无法到庭参加诉讼。为最大限度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确保案件公告送达程序的合法性、有效性,董红莹建议采用“微庭审”方式开庭审理两案,当事人均表示同意。

在做好前期调试工作后,董红莹与书记员便在办公室内开启案件庭审。经过精心准备,庭审进行十分流畅,当事人发言清晰明了,两案原告通过在线方式展示证据、核对笔录、签章确认,庭审全程录音录像及时留档。当天下午,董红莹便制作判决书发送给原告签收,两案现均已审结。

两案当事人在庭后对法院高效为民的司法服务予以点赞,表示在疫情形势严峻的特殊时期,法院仍竭尽全力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令他们十分感动。

当前疫情防控工作仍处于关键时期,鄠邑区法院表示,将抓紧抓实抓细防疫和审判执行各项工作,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健康的同时,提供精准高效的司法服务,以实际行动切实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努力交出一份防疫审判“两不误”、让群众满意的优异答卷。(鄠邑区人民法院供稿)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安铁法院走进铁路企业“以案释法”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