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湖北十堰郧阳区发展壮大产业,创造工作岗位,让更多群众——

就业不离乡 就近有班上

田豆豆    2022-05-20 13:02:49    人民日报

核心阅读

近年来,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采取多项举措,助力脱贫户等群体在家门口务工。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工作岗位,摸清就业需求实施精准帮扶,拓宽就业渠道带动群众增收……一系列措施逐步落地,让更多群众就业不离乡,就近有钱赚。

 

清澈的丹江水蜿蜒而过,青山绿水间,位于湖北省十堰市的山区小城郧阳显得整洁而清净。在郧阳区最大的易地搬迁住宅小区青龙泉社区,整齐划一的香菇大棚、气派宏伟的袜业工厂、服务细致的“零工超市”环绕周边,映衬着脱贫户生产生活的新面貌。

“自从2019年搬过来,我就到社区边的袜业工厂工作了。从挡车工干到质检员,现在每个月收入有6000元,孩子放学了由工厂派车接回来,安排老师托管。走几步路就能回家,真没想到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青龙泉社区居民陈鲜说。

郧阳区位于鄂西北,曾是贫困县。近年来,郧阳区大力实施“一户一产业工人”工程,力争用3年时间实现每个家庭至少有一人在企业就业,或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稳定增收。“山区青壮年劳动力有外出打工的传统,所以我们工作的重难点是留守人员、脱贫户、下岗失业人员、城镇新增劳动力等,要千方百计让他们在家门口找到活干。”郧阳区委书记胡先平说。

车间开到家门口

赚钱顾家两不误

湖北棉伙棉伴智能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的现代化车间里,一排排织袜机高速运转,两三下,一只半成品的袜子就从机器里“吐”了出来。三三两两的挡车工在机器间巡视,发现哪个机器的棉线断了,就赶紧接上,避免机器停工。挡车工大多是女性,一位戴着黑框眼镜、斯斯文文的小伙子在其中十分特别。他叫何超,是青龙泉社区的易地搬迁户之一,原本一直在外地打工,今年2月春节后才决定留在老家找工作。

棉伙棉伴扩厂招工的消息,给何超带来了希望。“在这里技术培训了一个月,有政府补贴,不仅包吃饭,而且第一个月保底工资就有6000元。”家门口工作,省了房租、通勤等费用,他的获得感比在外地打工更强。

袜业是郧阳区脱贫攻坚兜底产业和乡村振兴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郧阳区大力招商引资,从上海、浙江等沿海省份引进袜业生产及上下游企业26家,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现在,这些袜业企业在郧阳区落地生根。不仅区里建有产业园,一些本地能人也开始创业,在乡镇、村口开设大企业的“卫星厂”、包装车间等。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让留守妇女、老人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岗位。全区13个乡镇建立袜业车间14.2万平方米,日产袜子80万双,2021年实现产值15亿元,带动1万农户参与袜业产业加工生产,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

产业兴,就业才能旺。郧阳区制定了《关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帮扶的若干意见》,设立5亿元脱贫人口就业基金,对吸纳脱贫人口就业5%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和10%以上的其它经济组织,给予流动资金支持。同时在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减免、企业重组上市辅导奖励、融资担保、社保返还等方面给予倾斜。脱贫之后,原来的扶贫产业、扶贫车间不仅没有减少,发展势头更加强劲。

特色产业规模化

农民增收渠道多

橄榄林中,72岁的孟万生头戴草帽,麻利地修剪枝条、清理杂草,虽然汗水不停地滴下来,但他却浑身充满干劲。“种上油橄榄,我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了!”孟万生感慨地说。孟万生是郧阳区杨溪铺镇杨溪铺村村民,一家七口,老伴常年生病,无劳动能力,还要拉扯3个孙子,脱贫致富难度大。自从2018年湖北鑫榄源油橄榄科技有限公司落户郧阳区,孟万生一家增收有了门路。“家里4亩荒地,流转给公司,一年收入2400元。公司还聘我来打工,加起来我一年能挣3万元。”孟万生说。

“经过反复考察,我们认为郧阳区的地理气候条件适宜种植油橄榄。”湖北鑫榄源油橄榄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瑾艳说。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和校企合作,将油橄榄加工产业链拉长,不仅可以生产橄榄油,还形成了橄榄口服液、橄榄护肤品、橄榄药露等多种深加工产品。短短4年间,鑫榄源以“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带动农民种植油橄榄3万多亩,近200个农户从事油橄榄种植,每人每年增收约3万元。

山区有独特的资源优势。郧阳区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带活一方产业,带动农民就业。郧阳区新建秦巴扶贫产业示范园,引进长江医药等63家优质企业落户,盘活困难企业23家,辅导118家企业进军资本市场,带动发展产业基地10万亩,直接或间接提供就业岗位3.2万个。

在龙头企业带动下,木瓜、核桃、中药材等特色产业方兴未艾,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我们负责给农民提供菌棒、培训技术,农民种出来的香菇可以先在市场上销售,剩下的我们托底收购。”湖北昌欣香菇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龚明新说。该公司在郧阳区谭家湾镇建设了食用菌加工产业园,在19个乡镇建设各类菇棚4.9万个。2021年香菇产值4.5亿元,全链条带动就业1万余人、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

就业需求摸清楚

持续跟踪快帮扶

戴着护目镜,一板一眼地操控数控车床,28岁的赵延康在老家郧阳区的湖北佳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干起了“老本行”。“真没想到这么快能在家乡找到对口的工作,多亏信息员帮忙。”赵延康说。

家住茶店镇长坪村的赵延康,父亲早逝,母亲已改嫁,独自一人顶立门户。过去他一直在广东深圳打工,考虑到爷爷奶奶年迈需要人照顾,他总想着回家乡务工。

今年1月,长坪村村级信息员走访入户时,知道了赵延康的想法,便立刻在“农村劳动力信息系统暨‘一户一产业工人’信息平台”上将他的就业信息由“外出务工”更新为“未就业”状态。赵延康原本就属于系统默认的重点关注人群,郧阳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局工作人员在系统提醒后,马上详细记录了赵延康的技能状况、就业需求,同时在全区各类企业招聘信息中筛选,及时推送适合他的岗位,不到一个星期,赵延康就找到了合适的工作。

据了解,郧阳区按照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的标准,组织126支驻村帮扶工作队、1.5万名党员干部户户走到,开展劳动力供给侧现状调查,重点关注农村脱贫劳动力、困难职工子女、农民工等5类人群,持续跟踪、及时帮扶。政府各部门在了解区内外企业用工需求的同时搭建“一户一产业工人”供需对接平台,将就业信息精准推送到劳动者手中。2021年郧阳区共提供就业岗位5.5万个,4.1万名群众转化为产业工人。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智慧生活 无障碍有温度
下一篇:数据网上转 案件协同办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