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文史 > 正文

中国航校的日本教官林弥一郎

2022-05-12 20:11:01    科技日报

 八路军优待俘虏的政策感动了他
  1911年9月2日,林弥一郎生于日本大阪郊外的农民家庭,兄妹7人,4个兄弟应征入伍。1932年他也应征入伍,由一名普通航空兵成长为战斗飞行员。1938年底成为日本陆军少尉飞行员。他参军并成长的这一阶段,正是日本帝国主义、军国主义穷兵黩武,扩张野心膨胀进而发动侵略的时期。
  1944年11月,林弥一郎被派往中国东北,担任驻沈阳的飞行队队长,驻扎在沈阳东南的奉集堡机场,负责飞行员的培训及防空任务。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驻守沈阳的林弥一郎等人不愿意向苏联红军和中国军队投降,9月9日林弥一郎带领飞行大队300余人,遗弃机场和40多架飞机,向辽宁南部山区逃跑,9月29日逃到凤凰城附近的山区。
  凤凰城(今辽宁省凤城市)是一座名城,境内的凤凰山,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山”,交通十分便利。林弥一郎作为一名飞行员,十分熟悉周边地形地貌及逃跑路线。此时八路军冀热辽军区第16军分区21旅政委刘光涛率领一支部队,正在凤凰城附近追击敌人,在凤凰城西大约5公里的山林中发现了逃窜的林弥一郎飞行大队,迅速将他们包围,并向上级领导曾克林报告了这一情况。
  曾克林立刻向上级作了汇报,准备劝降林弥一郎、和平收编该飞行大队。八路军迅速组成了谈判小组,与林弥一郎等人进行了谈判。谈判小组讲明了日本帝国主义、军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的罪恶性质,明确了八路军优待俘虏的政策,欢迎对方和平投降,并承诺言出必行。林弥一郎等人一开始对八路军优待俘虏的政策半信半疑,而弹尽粮绝无处可逃的他们只能接受投降。随后,八路军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承诺。多年以后林弥一郎在他的《我与中国》一书中,十分感慨地写到,简单、庄严的受降仪式让他终身难忘,八路军还千方百计找到大米送给他们,中国自己的官兵能吃上一顿高粱米饭,都是天大的奢侈,能这样对待300多名日本俘虏体现出了八路军优待俘虏政策的人道、真诚。
  曾克林又在当时有限的条件下,举办了一个小型的欢迎会,宴请了林弥一郎等几位俘虏代表,席间重申了日本帝国主义、军国主义犯下的侵略罪行,并告诉他们战争已经结束了,希望他们为世界和平作贡献。让他们回到机场看管维护好飞机,等待上级领导的指示与安排。临行前还送给林弥一郎等人5头牛和几十只羊,林弥一郎等人惊讶不已,被八路军优待俘虏政策感动的同时,更加感受到人格得到了尊重,生命有了保障。
  因一把小手枪坚定了决心
  曾克林把林弥一郎等人投降的情况报告给了中共东北局书记彭真和时任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伍修权,彭真和伍修权决定见一见这些日军飞行员俘虏。随后,林弥一郎和航空队的俘虏代表被送到沈阳,彭真和伍修权亲自接见了他们,再次向他们讲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观点:中日两国人民都是战争的受害者,战争结束了,希望他们为我党筹备航空学校提供帮助,并承诺等时机成熟,就送他们回国。
  在谈话的过程中,林弥一郎目不转睛地盯着伍修权腰间一把精致的小手枪,最后向伍修权提出把这支手枪送给他留作纪念。一个俘虏竟向中共高级别指挥员索要手枪!后来伍修权在他的回忆文章中说过,这把手枪陪伴他走过万里长征,经历过无数次血与火的生死考验,是他心爱之物。为了表明共产党人的坦荡与真诚,伍修权毫不犹豫地把手枪交到林弥一郎手上。林弥一郎后来回忆说:我望着他充满信任的眼睛,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他当场表示愿意帮助中方创办航校。
  早在延安时期,中共中央就成立了航空小组,负责人之一常乾坤作为最早一批航空小组成员到达东北。1945年10月中共东北局决定组建东北民主联军航空队,林弥一郎飞行大队的全体人员、飞机、器械等全部移交给东北民主联军航空队。1946年3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在通化成立,林弥一郎被任命为主任教官,在接下来的十年时间里,这位主任教官在理论、实践、训练、教学等诸方面尽职尽责,严格要求学员。在别人对他的严格不理解的时候,他都会严肃地说:我身为教官如果不严格要求,就是对学员、对中国不负责任。从这所学校里走出160多名飞行员,有23名飞行员参加了开国大典的阅兵,当飞机在天安门广场上空飞过,开国大典的气氛瞬间沸腾,中外见证了中国空军的一夜诞生。在后来的抗美援朝战场上,击落美军王牌飞行员的张积慧、林虎、王海、刘玉堤等战斗英雄,都是林弥一郎这位教官的学生。
       和平使者
  1956年8月林弥一郎回到了日本,中国共产党人兑现了承诺。此时的国际格局是东西方两大阵营对立,“麦卡锡主义”在资本主义世界盛行。从社会主义中国回到日本的日籍八路军、解放军老战士生活环境严峻,被怀疑、监视、指责。老战士们成立了多个民间组织,用亲身经历揭露侵略战争的本质,呼吁人们不要忘记战争带来的创伤,呼吁世界和平。
  林弥一郎曾担任过日中和平友好会会长,他说过,从对待日本战俘的处理、对日本不索要战争赔偿开始,中国共产党的外交政策始终贯穿着和平友好的方针,他要为反对战争、维护和平、推动中日友好作贡献。
  这样一位反对战争、呼吁和平、帮助中国共产党创立航空学校的日籍教官,中国人民没有忘记他。1977年5月时任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廖承志邀请林弥一郎夫妇访问中国,1985年1月彭真、伍修权在北京会见了林弥一郎,1986年东北老航校纪念建校40周年,空军司令员王海会见了当年的老师林弥一郎,1996年老航校建校50周年,再次邀请林弥一郎访问了中国。
  1999年8月,林弥一郎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还对身边的人说:帮助中国共产党办航校没有后悔,身为教官是他的骄傲。(门晓红)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老人与海》的精神世界
下一篇:心向光明的企业家汤蒂因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