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文史 > 正文

朱子、司马光“才德”之辨

2022-09-21 16:19:36    福建日报

《资治通鉴》第一卷《周纪一》云:“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明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我们知道,《资治通鉴》中有很多“臣光曰”,都是司马光以皇帝为受众所表达的思想。而上引内容是第二个“臣光曰”,自然是他字斟句酌的结果。司马光说“才”跟“德”的“异”,在当时的“世俗”人那里都“莫之能辨”,但他认为严格区分两者很有必要,所以郑重其事有所阐发。

司马光的意见一度遭到朱子强烈反对。《朱子语类》第134卷记录了朱子跟学生关于这个问题的多次讨论,都是指名道姓以司马光的说法为靶子的。我们归纳朱子的诸多根据,他不以为然的理由显然是说,司马光开启的这种全新用法,跟上古汉语中“德”的内涵难以吻合。就是说,虽然使用的是同一个语言符号,但是朱子和司马光分别用以对应的概念,本身就有巨大差异。

朱子所举的例子,全部出自先秦典籍。从训诂学立场说,朱子的看法当然正确。因为在先秦汉语中,“德”这个概念的内涵结构里的的确确包含了“才”。相关书证车载斗量,总之,在先秦“德”的概念逻辑中包含认知能力强的因素。如果用后世“德”的意思来理解古代典籍,尤其是先秦两汉文献,必然是圆凿方枘、窒碍难行。

问题是形势比人强。司马光认为,如果不对“才”“德”有所区分,如果还把这两个概念掺杂在一起,就会严重影响思想的缜密表达。事实上,朱子本人也没法逃脱这种时代环境。《朱子语类》记录的是朱子跟学生的学术交流,其中使用的只能是当时的语言。譬如朱子所谓“有德底才”这类说法中的“德”,就已经是司马光所谓的“德”了。因为如果仍然采纳上古用法,如果“德”本身包括了“才”,那么“有德底才”就等于说“有才的才”。这是同语反复,是不知所云的废话。

更能说明朱子与时俱进的,是《四书集注》的相关用法。《论语集注·公冶长》:“佞,口才也。仲弓为人重厚简默,而时人以佞为贤,故美其优于德,而病其短于才也。”“优于德”“短于才”正好相对,可见朱子也开始严格区分“德”跟“才”。

《论语集注·宪问》:“或问:‘管仲、子产孰优?’曰:‘管仲之德,不胜其才;子产之才,不胜其德。’”《论语集注·宪问》:“尹氏曰:‘骥虽有力,其称在德。人有才而无德,则亦奚足尚哉?’”朱子引用别人的话对“才”“德”加以区分,一方面说明他赞同这种全新用法,另一方面也说明这种用法已经被大家普遍接受。

《论语集注·述而》:“圣人,神明不测之号。君子,才德出众之名。”《孟子集注·滕文公上》:“豪杰,才德出众之称,言其能自拔于流俗也。”如果“德”包含了“才”,“才德出众”的“才”就是多余的。所有这些例子足以说明,朱子对“才”“德”的严格区分,在《四书集注》中是系统性的,而非随意地偶一为之。

从语言发展的角度说,从《资治通鉴》到《四书集注》,正好就是“德”的内涵变化最为剧烈的时期。司马光大声疾呼“德”跟“才”不应混淆,必须加以区分,是因为在他看来,如果不能审才、德之分,思想上的糊涂势必带来政治上的可怕后果。语言有社会性。所谓“世俗莫之能辨”,说明当时的主流用法还是对这两者不加区分的。

而到《四书集注》,这种区分分明已经确立。在《四书集注》中,《四书》使用的是需要解释的对象语言,《集注》使用的则是用来解释的元语言。在这种关系中,元语言只能是当时人正在使用的语言。可见,朱子最后还是以实际行动接受了司马光的意见。接下来,到明清时期,因为《四书集注》成为参加科举考试的教科书,成为所有读书人的必读书,“德”“才”区分在汉语中正式定型。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一个渐进过程。在宋朝以前,“才”“德”对举的用例,屈指可数。而且,在这几个绝无仅有的用例中,几乎都是对文修辞。就是说,两者可以互换使用而意思不变。在稍微扩展一点的语境中同样如此。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曹操的用法。他提出“唯才是举”的著名口号,多次用朝廷诏书的形式,动员地方官员推荐有“才”之人。

耐人寻味的是,根据这些诏书中的用语,他所谓的有“才”之人,也包括“至德之人”。这个“至德”的意思,跟上古用法一脉相承,指的是超凡脱俗的见解、深刻全面的思想。就是说,这个所谓“至德”,恰恰指“大才”。那么,在那个时代,跟能力相对的人品概念,用哪个语言符号来表征呢?是“行”。

回头再说,司马光上面的那些论述,正好解释了笔者曾经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偏偏就是“德”这个语言符号,后来取代“行”而用以指称人品呢?司马光的说法让人恍然大悟,因为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些重要线索。

《资治通鉴》是以“三家分晋”开篇的。这是划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代的主要标志。为了说明这一划时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司马光回顾了韩赵魏三家是怎么打败智伯的。根据历史记载,智伯的“才”极为出众,因为他很多方面都“贤于人”。本来,当时晋国的四大家族中,智伯实力最强,而且掌握着晋国的国家机器。但是他对自己的能力“以不仁行之”,最终却反而被其余三家灭了族。司马光认为智伯败就败在“才胜德”。那么,他的“德不足”表现在哪里呢?具体说就是作风霸道,举止轻佻,情商太低,不懂得团结人,没法得到大家一致拥护和爱戴,总之不会当领导、带队伍,结果只能是“失人”。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早期中国“德”的核心内涵本来就是指领导力,然后才进一步引申出影响力、感召力、凝聚力、卓越的头脑、高超的判断力、优秀的本领等意思。就是说,正如朱子所证明的,作为领导力概念的“德”本身包含了“才”,甚至主要指的就是“才”。现在司马光倡导区别“才”“德”。他的思路,是把原来的“德”的意义结构分成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与个人业务能力有关,他单拎出来加以独立,然后重新称之为“才”。剩下跟人打交道、处理人际关系的那部分能力,尤其是让大家追随你、跟你走的那部分能力,他建议保留“德”的名号。

“德”的这种用法,跟先秦的内涵比较起来,既有演化变异的一面,也有继续沿袭的一面。(薛孝斌)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萧鸿鸣新书《方以智“惶恐滩”殉节诗证考》在京研讨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