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艺术 > 正文

画中扬正气 笔下辨清浊

——访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副会长陈春鸣

本刊记者 武凤珠    2022-12-12 11:25:08    《人民周刊》

执一支画笔、调一盘颜色,绘出事件、画出观点。在新闻报刊中,或诙谐、或辛辣的新闻漫画是最引人注目的体裁之一,也是许多报刊版面的“点睛之笔”。

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副会长陈春鸣“以画报闻”已近30年。他笔下的新闻漫画,不拘形式,看似随性,却有思想隐藏在内、情感寄寓其中。“时效性、艺术性和思想性,是优秀新闻漫画作品应当具备的3个要素。”在我国第23个记者节到来之际,陈春鸣接受本刊记者专访,畅谈新闻漫画创作。

 

陈春鸣作品《老爷爷,我来救您!》(受访者供图)

 

托举社会道德的希望

新闻漫画中的滋味,是敏捷机警的新闻味,也是生动鲜活的生活味。陈春鸣在新闻行业浸染数十年,落笔所绘的漫画,早已习惯结合社会热点;画面所寓的内容,往往是令人会心一笑,却又直戳公众痛点的生活剖面。

长期关注社会新闻的媒体人,或许还记得2006年江苏省南京市彭宇案引发的一场舆论风波:老年人在公共场所摔倒,该不该扶、敢不敢扶?在社交媒体尚未像今天这样发达的十几年前,这曾是一度引爆社会舆论场的网络热点话题。

彭宇案发生后,有些老人担心自己在公共场所摔倒得不到及时救助,就在胸前挂一个牌子,写上家人的联系方式,以及“我有医保,我不讹人”等信息后,才敢出门。“这些老人家很可怜,我感到这件事很可悲。”陈春鸣认为,这次事件已经影响到社会整体风气,反映了社会道德的滑坡。他决定把自己的思考用漫画表现出来。

在这幅题为《老爷爷,我来救您!》的漫画中,陈春鸣设计了一个典型场景:一位老人倒在地上,黑压压的人群却都只是围观,没有人敢出手相助;灰暗人群的缝隙中,一位身着彩色服装的小朋友用遥控器指挥玩具救护车来到老人身旁。“希望通过小孩子纯真的举动,唤醒人们心中乐于助人、救死扶伤的美德和正义感,唤回社会的温暖和道德的希望。”

针砭时弊的新闻漫画作品,看似是对社会现象的讽刺批评,其中却有着期冀社会生活更加美好的积极内核。在陈春鸣看来,多关注国内国际的新闻事件、多体验实实在在的生活,才能从中提炼出适宜漫画表述的内容。“新闻漫画就是反映生活的。有生活气、接地气的漫画,才能引发更多共鸣。”

 

唤起情感共振的力量

新闻漫画所绘的是事件和生活,广泛传播的是情感和力量。

2021年上半年,许多人或许都在网络社交媒体上转发过这样一幅漫画。画面上是简笔勾勒的一名70多岁老婆婆,她手持木棒,用粤语喊出“打你仆街!”。这幅漫画是陈春鸣创作的新闻漫画作品中,传播最广泛的画作之一。

漫画中的老人,是陈春鸣校友的岳母谢肖珍。2021年3月17日,在美国旧金山,谢肖珍无端遭到一名白人男子袭击。老人临危不惧,奋起反击,仅凭一根木棒,就把壮年袭击者打进了医院。这次事件通过视频传上网络,引发海内外广泛关注。新闻事件发生次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就在记者会上提及这一事件,并对美国针对亚裔的种族歧视现象表达了严厉谴责。陈春鸣在视频中听到,老人反击袭击者时,骂出了一口地道的广东台山话。台山是陈春鸣的家乡,他心有感触,提起画笔,仅用不足半个小时,就画出了这幅简约生动的新闻漫画。

“我把老婆婆设计成好像会中国功夫一样。这幅漫画就发布在我的自媒体平台上,‍‍没想到发出后,各大媒体转发,一些国外的华侨朋友也开始转发。‍‍仅一两天,这幅画就传遍海外华人圈;几天过去,我的自媒体平台上这幅画的点击量就已经达到十几万。我自己也觉得,怎么那么快!”伴随新闻事件逐步发酵,陈春鸣发现,一些海外华侨团体将这幅漫画放大,带着它在各地集会游行。“美国的华盛顿、纽约等好几个城市,甚至加拿大都有,影响力很大。”

漫画所绘的新闻事件与作品的广泛传播,都带给陈春鸣更多思考。他认为,表现出了中国人不畏强暴的自强精神,或许是这幅漫画戳中的公众情感共鸣点。“它的时效性很强,是真正的新闻漫画,其中还蕴涵着强烈的民族情感,能够引发海外华侨群体的共鸣。这充分说明,一幅优秀的新闻漫画是有生命的。”

 

迈出与时俱进的步伐

陈春鸣创作的新闻漫画,题材丰富、类型多样:在他工作的《羊城晚报》,要闻版、时评版、国际版等版面都曾开设他的漫画专栏;2021年奥运会举办期间,他坚持“漫画中国奥运冠军”,每天用重墨浓彩的新闻漫画记录奥运健儿为中国队争金夺银的高光时刻、讴歌爱国拼搏精神;工作之余,他用艺术家的心灵感受生活,在节气到来、开学季至等时刻,也常信笔挥洒,以形象的语言画出生活的趣味、心中的幽默……

陈春鸣近30年的职业生涯,早已融入中国新闻漫画的发展历程。中国漫画,是清末民初才发展形成的独立画种。新闻漫画创作,没有“学院派”。陈春鸣说:“所有的美术学院都没有一个院系叫作漫画系,漫画创作并没有学院专业培养路径,因此漫画家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很多都是由有一定美术功底的从业者慢慢过渡而来的。”

从新人入行到独当一面,成熟的新闻漫画创作者往往需要历经数年实践磨炼。“我的最高纪录是一整天不停地画,能画十张八张。平时的工作量也很大,除了固定的漫画专栏,还要画报社文章和专题的配图,所以基本上每天大脑都没有空闲下来的时候,一有时间就要关注新闻,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已经形成了职业习惯。”陈春鸣认为,兴趣和努力都是新闻漫画家成长不可或缺的要素。

回望从业之路,陈春鸣感恩当代漫画家方唐导师般的引领。20世纪80年代,方唐在《羊城晚报》开设新闻漫画栏目。“专画老百姓关注的市井话题,很受读者欢迎,这在当时也是国内首创。”90年代进入报社的陈春鸣,在方唐影响下逐渐喜欢上新闻漫画。“方唐老师退休时,报社需要一位能够接替他的画手,我就毛遂自荐了。”

陈春鸣埋头一画,二十余载时光便在笔下流逝而过,又一代年轻漫画师开始崭露头角。已成为业界前辈的他,持续关注着年轻人的创作,也时刻紧跟着漫画发展的时代潮流。“年轻人对国内外的绘画风格和技法都应用得很好,现在的新闻漫画题材、形式、风格和画面效果更加丰富灵活,也吸引了更多喜欢漫画的人。”

在陈春鸣入行时,电脑绘图软件尚未发展成熟,新闻漫画以纯手工绘图居多;如今,互联网和电脑绘图软件带来传播和创作的便捷,新闻漫画在网络媒体蓬勃发展。在他看来,传播媒介和创作工具的改变,都将影响到漫画创作者的职业性质、新闻漫画的传播方式。“在媒体专门从事漫画创作的从业者,这种身份可能会逐渐模糊,未来的职业漫画家更可能是自由的、不受平台限制的。新闻漫画也不再局限于报纸杂志中,而是通过网络随时随地都能看到。”

陈春鸣感叹于年轻漫画师通过电脑绘图软件,将宏大世界绘成如电影镜头一般的画面,“老一辈漫画家是弄不了的”;他也预见着老一辈漫画家或许不曾展望过的,未来新闻漫画在多元传输网络、无限媒介天地中更广泛的传播。

(《人民周刊》2022年第21期)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以画笔为刀剑颂扬革命意志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