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纪念中国汽车工业70年,纵论“中国汽车崛起的世界意义”

2023金台汽车论坛成功举行

记者 钱敏    2023-07-02 10:55:07    人民周刊网

2023金台汽车论坛与会领导、嘉宾合影

 

6月28日,以“中国汽车崛起的世界意义”为主题,由中国汽车报社与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宣传中心联合主办的2023金台汽车论坛——“纪念中国汽车工业七十年”主题活动在京举行。原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出席;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方江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兼常务副主任、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出席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作视频致辞。

会议通过两场主旨演讲、两场圆桌论坛、四场重要发布,重温中国汽车工业光辉发展历程,憧憬中国汽车与全球汽车工业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美好未来。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方江山

 

历经70年成长和历练,如今中国已连续14年成为全球第一汽车产销大国,连续8年稳居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第一,今年一季度更是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方江山在致辞中,全面梳理新中国汽车工业70年的巨大成就,深入解读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神奇密码”,并对老一辈汽车人的开拓创新精神表达敬意,同时希望《中国汽车报》一定要讲好中国式现代化伟大进程中“中国汽车的故事”“中国汽车的全球故事”。

方江山认为,新中国汽车工业的70年,是风雨兼程、日就月将的70年,是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70年,也是乘风破浪、勇立潮头的70年。70年光辉岁月凝结着对科学指引的遵循、对梦想的坚守、对自立自强的执着、对开放合作的渴望、对勇于创新的追求。可以说,科学的指引、梦想的支撑、自立自强的志气、开放的格局、创新的力量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神奇密码”。

方江山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汽车工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放在时代大变局和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关心中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发展,从战略高度把握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聚焦中国汽车自主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对新时代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论述,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汽车工业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

方江山指出,面向未来,使命在肩、任重道远。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汽车强国;要努力挖掘汽车消费潜力,做好汽车消费这篇大文章;要着力发展汽车文明,建设更加美好的汽车社会。

方江山表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中国汽车工业必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为国家现代化进程持续提供可靠支撑。他还特别提到,希望《中国汽车报》进一步认真学习贯彻和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挥特色优势,积极反映和传播汽车行业践行高质量发展的好做法、好经验,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壮大营造更加良好的舆论环境。同时,持续讲好“中国汽车故事”“中国汽车的全球故事”,为中国汽车、中国品牌、中国制造、中国标准、中国创新鼓与呼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兼常务副主任、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

 

历经70年发展,中国汽车正以“中国速度”深化全球布局,体现出日益强大的全球影响力。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兼常务副主任、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对中国汽车工业下一步的发展全面看好,并认为未来5年是关键。他在致辞中表示,未来5年,中国汽车行业将引领全球汽车市场,并成为中国制造乃至中国经济的第一大支撑。他说,当前中国汽车需进一步充分挖掘和调动市场、创新、制度性开放优势三方面的潜力。在消费市场层面,进一步提高汽车千人保有量;在生产市场层面,集中中国制造优势,摆脱“生产跟着服务走、创新跟着生产走”的传统模式,形成“研发引领投资和生产、生产拉动消费”的良性循环。

魏建国指出,2022年中国出口产品“新三样”是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有多半都与汽车相关。他判断,今年中国出口会有更多的“新三样”出现,其中围绕汽车行业,包括零部件以及其他相关产品会越来越多。同时,他还强调,当下,“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已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中国汽车继续做大做强,关键是要把这“四化”结合起来,全面、综合、整体推进,实现“1+1+1+1>4”的效果。未来3年,如果能够在“四化”中有颠覆性突破,那么中国汽车工业将会为未来5年、10年全球汽车的发展与转型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

 

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是来自汽车工程领域的首位院士,是中国汽车技术创新的领军人物。将毕生心血奉献于汽车技术创新的郭孔辉院士,回顾起中国汽车工业70年的成就显得异常兴奋、激动。在视频致辞中,郭孔辉表示,时至今日,新中国汽车工业走过了70年光辉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回首70年发展历程,我国汽车工业仅用数十年就走过了国外一二百年工业化的道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主要源于坚持不懈的自主创新、基于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在70年的积淀中,中国汽车工业的体制更顺了,基础更好了,产业链更强了,实现由大到强转型升级的底气和实力也更足了。尤其是近十多年来,在全球汽车产业大变革中,我国汽车工业在政策、人才、资金、技术等多重因素的支持下,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迅速形成先发优势,不仅产销量快速增长,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而且加快出海步伐,使中国汽车产业实现了走向世界的历史性转变,极大地提升了我国汽车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论坛主旨演讲环节,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中国一汽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刘亦功,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尤峥,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博世中国总裁陈玉东,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晓宇,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经管会成员、新闻发言人金弋波,广汽集团执委、广汽研究院院长吴坚,赛力斯集团首席技术官周林等多位来自汽车行业的嘉宾回顾了中国汽车工业70年走过的光辉历程,并围绕行业高质量发展以及建设汽车强国等有关话题进行了探讨。

 

“纵论中国汽车品牌集群崛起的世界意义”圆桌讨论

 

论坛的首场圆桌讨论由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兼中国汽车报社社长辛宁主持。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董扬,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秘书长师建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王青,商务部经贸政策咨询委员会外贸专家、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研究员白明,清华大学汽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显君,北汽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韩永贵,国家电动客车电控与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宇通集团新能源研究院院长李高鹏等围绕“中国汽车品牌集群崛起的世界意义”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嘉宾们认为,中国汽车品牌集群的崛起,来自于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政策支持,也来自于汽车行业积极融入全球化的实践。

 

“中国汽车供应链崛起与全球供应链安全稳定”圆桌讨论

 

第二场圆桌讨论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罗军民主持。敏实集团首席运营官刘艳春,浙江万丰奥威汽轮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董瑞平,青岛双星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苏明,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杨洪,浙江双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长鸿围绕“中国汽车供应链崛起与全球供应链安全稳定”这一主题发表了各自见解。嘉宾们认为,总结过去70年,中国汽车产业、汽车零部件产业既取得了显著成绩,也走过曲折的弯路;产业发展既有长板,也存在短板。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变,创新是命脉所在,期待未来有更多中国零部件企业站上国际舞台。

 

《中国汽车新十年宣言:致敬时代 勇毅前行》发布
 

在论坛的重要发布环节,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宣传中心副主任杨建波,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兼中国能源报总编辑谢戎彬共同领读了《中国汽车新十年宣言:致敬时代 勇毅前行》,并与众多嘉宾一起,共同缅怀过去70年的光辉岁月,期待下一个更精彩的10年。

 

中国工信新闻网汽车频道宣布上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汽车行业)调研行”正式开启

 

论坛上,在中国工信新闻网汽车频道宣布上线的同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汽车行业)调研行”正式开启。此外,中国汽车报社与罗兰贝格咨询有限公司共同发布了《2023全球汽车供应链核心企业竞争力白皮书》;中国汽车报《崛起——纪念中国汽车工业70年》特刊项目正式启动。

 

《2023全球汽车供应链核心企业竞争力白皮书》发布

 

中国汽车报《崛起——纪念中国汽车工业70年》特刊项目正式启动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中国国际商会汽车行业商会会长王侠,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陆梅,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调研员宋英杰参加了本次论坛。

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兼中国城市报总编辑杜英姿,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董事、副总编辑兼中国汽车报总编辑桂俊松,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魏顺庆,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董事兼中国能源报常务副总编辑焦翔参加了本次论坛。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中国为世界经济注入动力与信心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