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今年以来北向资金净买入达1467亿元 中国资产吸引力持续释放

2023-02-06 13:29:20    证券日报 

截至2月3日,今年以来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达1467.11亿元。仅1月份,北向资金净流入额累计达1413亿元,创单月净流入新高。

“考虑到美元见顶,全球利率下滑,对海外资金来说,中国资产具有吸引力。”瑞银证券中国策略师孟磊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外资对中国经济有了更高的期待。瑞银对今年全球经济的增长预期仅为2%左右,中国则有望实现5%左右的增长。

“今年外资仍有流入空间。随着中国经济复苏回暖势头加速,后续外资会基于全球配置的避险需求而流入中国。”广西大学副校长、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海通证券研报亦持类似观点,市场中长期向上趋势不会改变,公募基金有望成为推动内资增量入场的重要来源,预计2023年公募资金净流入A股市场规模或突破1万亿元。

从具体流向来看,1月30日至2月3日期间,北向资金依旧偏好高市值、“大蓝筹”公司。其中,对代表超大市值公司的中证100指数标的,北向资金周净买入288.44亿元。从北向资金净买入前十大活跃个股来看,外资延续了对贵州茅台、隆基绿能、招商银行等“大蓝筹”的偏爱。

对此,田利辉表示,由于地域因素的限制,小市值公司往往存在更大的信息不对称。北向资金流向高市值、“大蓝筹”公司,不仅反映外资价值投资的偏好,也是信息偏差的结果。

值得关注的是,外资机构非常看好中国股市。瑞银预计,2023年,A股盈利增长从2022年的4%回升至2023年的15%。

高盛在1月30日的研报表示,2023年以来,MSCI中国指数已反弹高达18%,沪深300指数已上涨8%,中国股市的反弹势头或将延续。

近年来,外资增持中国股票的方式主要包括沪深股通北向资金、QFII基金等。中金公司研报认为,预计2023年海外资金全年净流入A股规模可能在3000亿元至4000亿元左右。

在提高外资投资A股便利性方面,监管层已在制度建设、审核机制等层面持续优化,进一步吸引外资投资A股。2月3日晚间,证监会官网发布关于核准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变更实际控制人的批复,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成为第七家外资独资基金管理公司。1月19日,港股通交易日历优化配套规则发布,业内预计此举将加速解决沪股通、深股通的交易假期安排问题,未来MSCI指数有望进一步提升A股纳入比例。

高盛认为,综合考虑A股市场的规模、流动性、分散性、政策环境和超额收益潜力对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力,高盛股票策略团队仍维持对A股的战略乐观和偏好。同时,结合境内外市场的历史交易表现及A股对持续改善的增长周期具备更有利的价格敏感度,未来几个季度,总体维持高配离岸中概股和A股市场的判断。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产业政策要坚持发展与安全并举
下一篇:湖南中非经贸数字化服务基地成立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