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金融促消费需补短扬长

于 泳    2023-02-10 12:31:13    经济日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金融既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也是供给与需求的纽带。合理利用金融杠杆,能够在促进消费需求恢复方面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金融发力推动消费恢复和发展,政策层面是关键。一方面,金融政策要积极配合财政、民生等政策,多渠道增加中低收入和受疫情影响较大群体的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另一方面,以满足新市民需求为重点,开发更多适销对路的金融产品,鼓励住房、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金融政策还要围绕教育、文化、体育、娱乐等重点领域,加强对服务消费的综合金融支持。同时,还要继续做好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投融资保障,同时集成更多金融资源,支持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此外,还有必要创新运用多种融资工具,推动完善社会领域投融资机制,加快社会领域补短板。

发放消费券、开展节日促销、实施汽车免征车购税……为稳定扩大消费,各方出台促进消费扩容提质的政策措施,客观上为开展消费贷款拓宽了应用场景。结合当前的经济环境与政策,多举措激发居民的消费潜力、高质量满足居民的消费需求,已成为金融机构当前推动经济回暖的重要任务。各金融机构可以结合自身业务特点,通过多种方式有效降低居民的金融服务成本,提升全社会消费金融服务的可得性。

金融发力推动消费恢复和发展,降低消费金融服务成本是着力点。去年以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采取多项措施促进消费信贷成本下行。与此同时,监管部门进一步规范信用卡业务,要求金融机构科学合理确定信用卡息费水平,应用新技术、新渠道、新模式不断优化信用卡服务功能,有效降低信用卡各项使用成本。在这个过程中,不少金融机构借助科技力量促进模型和算法迭代升级,快速精准刻画出消费者的信用状况和借贷习惯,推送适销对路的消费金融产品。

需要注意的是,科技手段的运用大大提升了消费金融产品的可得性,但也有部分年轻消费者过于“乐此不疲”,在多家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之间重复申请消费贷款,甚至拆东墙补西墙。这就需要金融机构严格审贷标准,结合个人征信报告、第三方信用报告等信息,综合考量消费者的真实消费意愿与消费能力,提升产品的透明度,有效控制风险,才能真正激发理性消费需求,切实降低消费金融服务成本。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金融服务嵌入更多消费场景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