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冬奥红利持续释放 冰雪产业蓬勃发展

北京冬奥遗产融入百姓生活

刘 峣 张伟纳    2023-03-15 11:32:22    人民日报海外版

一年多前,北京冬残奥会落下帷幕。从冬奥会到冬残奥会,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一道,共创了一场载入史册的盛会。冬奥会、冬残奥会闭幕后一年间,随着冰雪运动普及发展、冬奥场馆合理利用、冰雪产业稳步发展,北京冬奥会遗产更好地融入百姓生活。

用活场馆资源

“一年来,北京冬奥红利持续释放,北京冬奥遗产得以充分利用。”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说,要继续深入实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持续巩固和扩大“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积极推进北京冬奥场馆的可持续利用,积极申办和筹办高水平的国际冰雪赛事,加强国际冰雪运动合作,丰富冰雪运动赛事供给,巩固和扩大中国在世界冰雪运动舞台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北京冬奥会场馆国家速滑馆“冰丝带”自去年7月对公众开放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近21万人次;在冬奥会举办地河北崇礼,冬奥会后的首个雪季吸引了超过136万人次前来滑雪。中国冬奥首金获得者、全国青联副主席杨扬表示,冬奥场馆的可持续利用,给了年轻人更多参与冰雪运动的机会,“我们申办冬奥会时所‘幻想’的场景,现在正在实现。”

河北省张家口市市长李克良说,为了把冬奥场馆用“活”,张家口正在对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和国家冬季两项中心等冬奥场馆进行个性化、针对性、适应性改造和配套设施完善,推动其由单一体育功能向体育文化、旅居康养、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拓展。

在北京冬奥会上,中国短道速滑队运动员任子威夺得两枚金牌。他认为,应以北京冬奥会的热度和红利为契机,持续鼓励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由相关部门确定各地市上冰雪的活动内容、项目、类别和举办时间,把活动形式变成实实在在的活动内容。针对“缺冰少雪”的南方地区青少年,可开展跨地区的冰雪科普游,以冰雪体育研学为媒介,开启冰雪科普与素质教育通道。

做强冰雪产业

日前发布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报告(赛后)》显示,中国冰雪产业总规模2015年为2700亿元,2020年增长至6000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1万亿元。

万亿级别的冰雪产业市场如何撬动?李克良介绍,张家口今年将围绕建设好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举办品牌赛事、城市联赛、群众赛事等3000场次以上。目前,张家口依托2个冰雪产业园,累计签约冰雪产业项目121项、落地102项、投产运营63项,打好把冰雪产业做强的基础。

“用好冬奥遗产,关键要把冰雪的底色、奥运的特色转化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民生就业的实招。”北京体育大学中国体育政策研究院院长鲍明晓说,把资源变产品,把产品变市场,推动冰雪产业发展,是最实在的冬奥遗产利用。

鲍明晓说,冰雪运动对消费者黏性高,北京冬奥会带动的“冰雪热”叠加百姓运动消费的升级,为冰雪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从中长期来看,支撑冰雪产业发展的消费基础将一直存在。

沈阳体育学院院长刘征在调研中发现,目前大众单次参与或低频次参与的体验式滑雪较多,各地中小型雪场数量占比大,雪场的基础设施装备相对落后,周边交通、消费等公共配套设施不足。他说,应尽快制定冰雪产业发展规划,一体化推进群众冰雪、竞技冰雪、冰雪产业工作,丰富冰雪运动业态供给,建立多样态的冰雪产业发展体系。

发扬冬奥精神

在北京冬奥会申办、筹办、举办过程中,形成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鲍明晓表示,北京冬奥精神为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注入强大精神力量,是极其宝贵的冬奥遗产。

“发扬好北京冬奥精神,对科学应对当前挑战、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有广泛的指导意义。”鲍明晓说。

杨扬认为,奥林匹克运动的意义在于打破隔阂,将人们联系在一起,要重视精神和价值层面的冬奥遗产。“希望在国际体育文化交流方面多做一些事情,做好场地建设、人才培养、赛事活动,提升群众对冬季运动的理解,通过体育增进国际交往。”

国际奥委会委员、中国首枚冬奥会速度滑冰金牌得主张虹认为,运动员本身也是重要的冬奥遗产,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奥林匹克精神、体育精神传达给更多年轻人。作为国际奥委会委员,她希望中国能够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地向国际奥委会和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等机构选派、推荐委员和工作人员,为积极推进体育外交、建设体育强国提供人才支持。

“作为青年运动员,我会继续身披国旗为国出征,彰显中国短道速滑队‘国之尖刀’的精神,鼓励更多人参与冰雪体育运动,热爱冰雪体育运动,为建设体育强国继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任子威说。

 

链  接 ▶▶▶

冬奥三大场馆接待百万人次

本报电  (记者贺勇)冬奥后开放至今,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三大场馆已累计接待游客和体验者近百万人次,巩固了3亿人上冰雪的冬奥成果。未来,三大场馆将成为北京市青少年奥林匹克教育和校外体育教育的重要阵地,实现冬奥遗产利用效益最大化。

3月13日,纪念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功举办一周年活动暨“冰雪向未来”北京市中小学生冬奥场馆奥林匹克教育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冰立方”冰上运动中心举行。活动自3月起面向北京市中小学生开展,将通过举办奥林匹克教育系列活动,邀请全市7000余名中小学生走进冬奥场馆体验各类冰雪运动。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打造更多适宜消费场景
下一篇:开年中国经济企稳回升 实现预期目标有基础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