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河北春耕生产推进全程管护

2023-03-27 15:55:00    经济日报

本报石家庄3月26日讯(记者宋美倩)近日,随着气温持续回升,河北省产粮大市邯郸的小麦春管作业拉开了帷幕。在曲周县的大片农田中,一架架植保无人机盘旋在田间上空,开展墒情监测及农业肥料喷施作业;在肥乡区,近百名农技人员和农村科技带头人行走在田间地头,为种植户现场传授小麦防病知识和春管技能;在大名县的万亩高产农业示范方中,农机管理站的技术人员帮助农户调试地埋式自动伸缩喷灌设备,为春灌做好充分准备。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刘宝岐表示:“当前的任务是坚定不移地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把确保口粮增产作为硬任务,全面实施小麦跨千斤单产提升行动,全程精准精细科学管理,力争今年粮食稳定增产。”

刘宝岐介绍,河北是粮食生产大省,总产量已连续10年保持在700亿斤以上,特别是去年克服多重不利因素影响,实现了粮食种植面积、单产、总产“三增加”,用占全国5.4%的种植面积贡献了10.9%的产量增量。为了确保今年的粮食生产,该省通过超前谋划部署,强化责任落实,狠抓冬小麦生产,完成播种面积达3354万亩,较上年增加3.3万亩。当前一二类苗占90.2%,好于上年、接近常年,但小麦叶片普遍受冻、部分地块墒情较差。

河北在全省实施小麦跨千斤单产提升行动,力求通过建立领导包联、技术服务“两大体系”,完善会商研判、每周调度、部门协作“三项制度”,实施政策、预案、服务、物资“四项保障”等综合措施,完成攻坚行动。在建立两大体系方面,省里成立了14个分市包联督导组,下沉一线全程督导调度。同时还将省级小麦产业体系专家和农技推广、植保植检、种子管理的技术骨干,以及137个县级粮食科技服务团、1766个乡镇科技服务站、4.5万名村级科技专员,全部纳入技术服务体系开展培训,打通小麦技术服务“最后一公里”。

在完善“三项制度”方面,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定期组织专家分区域、分土质、分墒情、分品种、分作业质量进行持续跟踪,会商研判,适时提出指导意见。在进入春管期后,每周调度小麦苗情、病情、虫情,及时进行天气预测、预警作业,科学指导后续管理,推进科学防灾抗灾。

在强化“四项保障”方面,河北省统筹用好中央和省级粮油绿色高质高效、农业生产救灾、产粮大县奖励等资金,重点开展小麦技术集成推广和“一喷三防”作业补贴。针对当前小麦冻害、干旱,以及后期易发的“倒春寒”“干热风”等气象灾害,分区域、分时段、分灾种制定防范应对方案或预案,做好政策、资金、技术储备。充分发挥省、市、县农资保供专班作用,及时提供农资供需信息,加大产销对接力度,确保农民用上“放心肥、放心药”。

截至目前,河北已经有1万多名各级干部、近5万名农业科技人员奋战在生产一线,共准备农资335万吨,安排各类农机具120万台套,粮食生产补贴资金81.86亿元,春耕生产有序推进,为确保夏粮丰收奠定了基础。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新形势下,中国跨境电商如何更好地“出海”“闯关”?
下一篇:光伏+全电改造成就绿色工厂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