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中国将持续成为全球制造业枢纽”

2023-03-30 17:03:50    北京日报

“产业转移对中国周边的国家来说也是一项利好。东盟、印度还有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将会与中国的制造业更加紧密地融合。”在本次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指出,产业转移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而且只有相对小部分的企业把生产迁出了中国。他认为,在未来10年到20年中,中国仍会拥有“世界工厂”的头衔,仍会是最主要的世界制造业枢纽。

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3月28日举行了“产业链供应链新格局”分论坛。作为本次年会首场分论坛,这一全球经济领域的热门话题吸引了众多参会代表和媒体蜂拥而至。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调整何以发生?“过去,供应链是以成本为导向的。但是现在,我们更加关注的是安全。”博鳌亚洲论坛咨委、澳门特区政府前经济财政司司长、博鳌亚洲论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澳门委员会主席梁维特说,近几年来,新冠疫情、地缘冲突以及制裁的接连发生带来严重冲击,使人们意识到不仅要关注供应链的成本,也要关注安全。

芬坎蒂尼集团是欧洲最大的造船集团,在全球有3000万客户。芬坎蒂尼集团亚太区负责人费里介绍,新冠疫情前,他们在中国拥有250万客户,中国是其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且有巨大的增长潜能。然而,由于疫情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供应链造成的影响,芬坎蒂尼等一些企业把部分生产转移到了东南亚地区。他强调,供应链扩张过度等问题疫情前便已存在,但在疫情发生后格外突出。与此同时,东南亚国家的中产阶层在不断壮大,企业希望就近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气候变化和新冠大流行造成了供应链的风险,还有地缘政治的影响。我们需要加强供应链和产业链的韧性,才能迎接这些挑战。”国际管理咨询公司奥纬咨询董事合伙人贝哲民也表达了对中国的信心。他指出,中国将持续成为全球的制造业枢纽,“80%的智能手机由中国出口,尽管这一数据可能会出现下降,但其他市场没有像中国这样的规模和速度。”贝哲民说,中国引领着世界的生产,美国企业可以投资中国的制造业,也可以在印度或印尼、越南投资,多边商业合作实现共赢将是全球经济未来发展的基石。

近年来特别是新冠疫情发生后,美国采取了一系列违背市场规律的手段强化与中国的竞争。姚洋认为,地缘政治问题只是对产业链供应链的调整起到推动作用,结果之一是美国人需要承担更高昂的成本,而中国出口的增长仍然强劲。在姚洋看来,由于中国巨大的经济规模和完整的产业链,高端行业几乎不可能完全脱离中国。

2022年,美国对华货物贸易逆差超过3800亿美元,是有史以来第二高的水平。“美国政策的制定者认识到,与中国‘脱钩’的成本极高。如果把中国、亚洲还有东南亚看作一个整体的话,其实什么也没有变。中国只不过是把一些出口转移到了东南亚,然后再由东南亚出口到美国。”姚洋指出,世界制造业依然以亚洲地区为中心,“也许与‘脱钩’有关的努力未来会使东南亚实现更加快速的工业化,这可能与美国最初的想法事与愿违。”(记者 白波)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2022年全国支付体系运行平稳
下一篇:三个维度看湖南稳投资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