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广交会“贸桥”助双循环畅通

2023-04-24 14:51:58    国际商报

万商云集的广交会场搭建起的“贸易之桥”意义非常——它一端连着商机无限的海外大市场,另一端连着需求旺盛的国内“新蓝海”,在新形势下联通内外贸、畅通双循环。

第133届广交会开展以来,“首秀”“新品”“新潮”迎来的是更广阔舞台的热烈呼应。天道酬勤,支撑这些智慧、创意与突破的努力也必有回报。

把握机遇,积极融入

本届广交会上,把握新格局下的新机遇,主动求变、积极融入双循环的企业越来越多了。

位于广交会新启用的D馆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展区的上海挚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参展广交会。公司主打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是电动汽车家庭充电智能硬件和绿色能源数字化平台领军企业。

“我们是比亚迪和长城汽车国内的主要供应商,市场份额位居行业前列,去年国内销售额达7亿元。”据公司销售负责人介绍,挚达近年来不断加力电商领域的发展,在多个电商平台都设有旗舰店,并迎合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发力“直播带货”,公司去年国内市场网上销售额达1.3亿元,仅次于特斯拉的产品。

与此同时,挚达于2022年制定了“全球化”战略体系,作为海外全球营销中心的ZDENERGY 在新加坡成立,并分别在美洲、欧洲和亚太投资设立了办公室、运营中心和生产基地,为全球客户提供硬件、平台、数据运营和本地的安装售后服务。“目前我们的产品已出口到澳大利亚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欧洲、巴西、墨西哥等市场也在开拓中。”据该负责人介绍,广交会首日,就有来自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塔吉克斯坦的采购商表达了合作意向。

双向驱动,行稳致远

本届广交会上,三角公司以全新的品牌形象展示了47款核心产品,既有钻石牌吊扇、循环扇等传统优势产品,也有智能煲、电水壶等小家电新品。三角公司总经理李新华用“齐头并进”来形容三角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表现。“广交会云集了慕名而来的国内外客商,这为公司提供了供应链合作、了解产品需求以及渠道开拓和交流合作的机会。公司正以电商突破、线下布局、商业发力等方式投入到新发展格局中,希望借助广交会结识国内客户,拓展国外市场,同时做好跨境电商等渠道升级,以新模式服务国内外消费者。

作为一家从事设计研发教学软硬件智能终端的企业,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聚焦人机交互智能应用领域,拥有完善的自主研发体系,产品服务涉及人工智能、互联网、智能物联等领域,是国内交互智能平板品类的首创者。疫情带来的全球市场变局使视睿电子的产品出口额有所下滑,这也让企业更加重视对国内市场的开拓。目前企业产品已走进国内120万间教室,使用群体覆盖700万名教师。回想起广交会开展首日的情况,公司负责人温雪表示,“外国客户非常多,也有国内企业来问。很多客户是第一次见到我们的产品,觉得蛮新奇。我们也收获了许多商机,目前意向订单正在跟进中”。

身份转换,焕发新生

参展商变采购商,是浙江省化工进出口有限公司借广交会东风高效利用双向资源的例证。作为老牌参展商,主要从事医药、农药、染料及相关中间体,颜料、食品添加剂、天然植物提取物等产品进出口贸易的浙江化工,三年来终于与来自多米尼加的老客户在广交会现场见面洽谈,客户粘性进一步提升,有效维护了年交易金额超过200万美元的订单。作为“采购商”,浙江化工则看准了广交会规模大、产品荟萃的优势,在展会期间寻找合适的包装品和包装材料等优质货源,“非常乐见也有信心见到合作共赢的局面!”公司负责人说。

同样是参与十届以上广交会的老朋友,浙江万事兴电器有限公司也是借由一届届广交会逐步实现了从单一研发生产吸油烟机到家用燃气灶具、烤箱、集成灶等多厨具产品品类的突破,也让企业看到了开拓国内市场的可能性。

过去三年,国际市场受疫情影响,万事兴公司积极转变思路开拓国内市场,研发蒸烤消一体集成灶,使其更能满足国内客户的厨房用具需求。产品一经推出便凭借稳定可靠的质量迅速获得国内采购商的青睐。“通过这几年对国内市场的挖掘,我们的国内销售占比已经达到了75%。今年,我们也带来了集成灶、集成烤箱等不少面向国内采购商的产品,开展第一天就收到了10多张国内采购商的名片。”万事兴负责人透露。(记者 刘 昕)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拥抱汽车行业新时代
下一篇:商务部:继续采取措施扩大进口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