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东北旅游业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孙威    2023-04-27 17:56:33    中国商报网

前不久,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了《东北地区旅游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市场新需求为导向,推动形成优势互补的东北地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格局。

专家表示,规划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东北地区旅游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顺应旅游业发展趋势,立足东北地区实际情况,紧扣旅游业发展核心关键问题,统筹谋划、系统设计,勾勒出新时代东北地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美好画卷。

突出特色

助力东北全面振兴

近年来,东北地区旅游业快速发展,冰雪旅游、避暑旅游、自驾旅游、边境旅游等具有东北特色的旅游品类深受欢迎。规划指出,东北地区历史文化悠久,民族风情浓郁,生态类型多样,自然景观独特,冰雪、森林、山川、湿地、草原、沙漠、湖泊、江河、海洋等旅游资源禀赋高、数量多、类型全。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丁晓燕表示,地域特色是东北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基石,是增强品牌核心吸引力、厚植市场竞争力的内核。

基于东北特色资源优势,规划系统提出了发展定位、空间布局、产品供给、产业集群和体制机制等关键要素,全面构建起东北地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框架体系。

规划明确,东北地区致力于打造世界级冰雪旅游度假地、全国绿色旅游发展引领地、边境旅游改革创新样板地、跨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实践地,通过构建“三纵三横”旅游通道(东纵通道、中纵通道、西纵通道、北横通道、中横通道、南横通道)和打造“三圈两带”旅游板块(冰雪旅游核心圈、草原森林旅游核心圈、草原沙漠特色旅游圈、滨海特色旅游带、边境开放旅游带),形成旅游枢纽城市、重点旅游集散城市、特色旅游城市互联互通、错位发展的旅游城市空间布局。通过实施特色旅游提升工程、旅游精品建设工程、城市旅游更新工程来加强优质旅游产品供给,重点培育冰雪旅游、森林旅游、滨海旅游等特色旅游产业集群,使特色资源优势得以充分展现。

辽宁大学副教授王海弘表示,辽宁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结合自身旅游资源特点,走特色化发展道路,避免同质化竞争,集中力量打造滨海旅游、冰雪旅游、边境旅游等具有东北特色的旅游品牌,提升区域竞争力,推动东北地区实现全面振兴。

加强联动

创新驱动融合发展

“当前,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旅游业发展各自为政、同质竞争的现象仍然存在,打破行政边界、超越地域利益,树立东北地区整体市场形象、构建一体化发展格局,是东北地区旅游业发展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丁晓燕认为。

规划明确,要发挥东北地区地域相近、人缘相亲、经济相融、文化相通的优势,加快推进东北地区旅游交通一体化、营销推广一体化、市场监管一体化、服务标准一体化,建立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协调发展机制,打造跨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实践地。

王海弘表示,辽宁省冰雪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东北地区冰雪旅游热门体验地。辽宁应结合自身冰雪资源,继续加强与东北地区其他区域的联动,做强冰雪体验产品,构建冰雪旅游核心圈。

除了要加强联动一体化发展以外,东北地区旅游业还要创新驱动融合发展。融合创新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和永葆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邢伟表示,从历史经验来看,融合创新是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的重要推动力。

规划重点提出推进“+旅游”融合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深度挖掘工业遗产价值,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和活化利用,推进工业和旅游融合发展;构建新型体育旅游产品体系,培育体育旅游产业集群,推进体育与旅游全方位深度融合;大力开发研学旅行产品,打造新时代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新载体,推进教育和旅游融合发展;构建大健康旅游产业链,打造健康旅游品牌,推进健康产业和旅游业多元融合发展。同时大力加强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推进东北地区智慧景区、智慧度假区、智慧街区建设,实施数字化与智能化改造升级,推进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旅游场景化建设,着力推进东北地区智慧旅游发展。

政策保障

多措并举合力赋能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规划强调,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推进东北地区旅游业发展的责任主体,在东北振兴省部联席落实推进工作机制下,共同建立协调推进机制,协调落实重大事项,把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除了提出加强组织领导以外,规划还提出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创新土地利用政策、加大人才支撑、强化组织实施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其中,在金融政策方面,规划明确,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在商业自愿、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开展股权投资、资产收购、并购重组、上市发债等业务,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东北地区本土旅游企业。稳步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增强乡村旅游融资能力。在市场化、法治化的前提下,引导社会资本通过多种方式参与东北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提高旅游业的直接融资能力。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自愿的前提下,综合运用票据、理财融资等方式拓宽旅游融资渠道。

在土地利用政策方面,规划明确,将旅游用地统筹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优先保障合理用地需求。优化林草地占用、农用地转建设用地手续流程。支持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的土地供应方式。

邢伟表示,通过多项政策的综合实施,规划提出的重点任务稳步开展,重点工程扎实推进,必将有力推动东北地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贡献力量。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拥抱汽车行业新时代
下一篇:预制菜市场走向产业化标准化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