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电力无人化巡检示范区启动

崔国强    2023-04-28 13:07:51    经济日报

 

“1号网格巡检任务已下载,现场风速小于5级,网络及定位信号正常,准备起飞。”在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县110千伏前进变电站,国网福建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技术人员韩腾飞轻点鼠标,一架搭载可见光及红外镜头的无人机从“无人机机场”腾空而起,开始巡检。按预先规划的航线和指令,这次巡检需要完成1个基输电杆塔、3个基配电杆塔、1个变电站间隔的任务。

与此同时,在福州市区,国网福州供电公司技术人员正通过“无人机机场网格化作业模块”系统,实时监督现场作业情况,查看作业无人机巡检图像及航行轨迹。25分钟后,1号网格巡检任务完成,巡检图像远程上传至后台并自动命名匹配,启动“人工智能缺陷识别”功能,查出1处金具锈蚀缺陷。技术人员对缺陷进行复审后,推送给线路检修人员。整个巡检过程实现了数字化管理、远程化操控、无人化作业,有效提升了设备利用率及作业效率。

国网福建电科院输变电中心(机巡中心)副主任陈伯建告诉记者,2022年,国网福建电力打破传统单专业、单班组巡检思路,探索基于“无人机机场”的输变配多专业数字化、无人化协同巡检模式,全面开展三明城郊、福州平潭、厦门同安等地“无人化”巡检示范区建设。

“无人机‘机场+网格化’协同巡检模式打破了传统专业间的壁垒,促进了多专业共享共用,真正做到全自主‘无人化’作业。”国网福建电力设备部输电处副处长吴晓杰介绍,在不同应用场景的“无人化”巡检示范区建设中,需要攻坚的难题也不尽相同。比如,平潭县所在的海岛风比较大,空气盐密度高,需要确保无人机可防腐并能准确甄别作业条件。平原地区人口密度大,需要确保无人机巡检时安全可靠。山区地形复杂、通信信号易受遮挡,需要确保无网络区域高精度定位、图传信号稳定。

当前,国网福建电力有限公司在无人机规模化应用基础上,选取具有典型代表的4座海岛220千伏变电站及周边输电线路,探索多专业融合的数字化、无人化巡检,编制梳理技术导则、规范作业指导书,初步规划了100多条自主巡检航线,可覆盖约100平方公里内4座海岛变电站、13条输电线路、61条配电线路,形成以变电站为中心,向四周输电、变电、配电线路辐射3公里的无人机“无人化”值守。

陈伯建告诉记者,与传统无人机巡检模式相比,“网格化+机场”巡检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无人机复用率,实现“一架无人机多专业共享,一次飞行多任务共用”,减少网格内不同专业人员重复往返现场,节省大量工时,提升无人机巡检效率。在该巡检模式下,网格内的无人机配置量较原来降低了30%,减少了60%的人工时,而且实现了无人机作业全过程“无人”值守。

“无人机网格化协同巡检是以单架无人机续航能力为半径,将巡检区域进行网格划分,运用无人机巡检网格区域内的输电、变电、配电等电力设备。它就像‘打车’软件,能够根据业务部门生产需求,自动匹配最近的机场为其执行作业,提升设备利用效率。”陈伯建认为,“无人机机场”就像民用飞机的机场,是给无人机充电、遮风挡雨的“家”,也是给无人机派发任务、传输数据的“大脑”。

“这个白色长方体箱子集成了超广角监控相机、一体化气象站、雨量计等,内部还安装有空调、备用电源、图传模块、边缘计算模块接口等。这个‘家’的部署特别容易,仅需地面固定、接入电源和网络,通过遥控器快速配置。”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能源行业业务拓展经理赵海洋介绍了“无人机机场”的详细功能和特点。

大疆公司“无人机机场”是无人机的“保姆”与“管家”。监控中心的机场网格化作业模块远程下达任务后,机场自动唤醒无人机,并指导其自动执行巡检任务。在执行过程中,全程可监测,并支持人工干预中断任务,切换手动操作。任务完成后,无人机自动返航回收再进入机场,将数据上传到服务器,通过服务器端内置的人工智能自动处理数据,生成缺陷报告等巡检所需的成果。

大疆公司“无人机机场”具有智能物联、云边协同的人工智能前端能力,可以实现更深度、更广域、更可靠的人工替代。依托“无人机机场”,可以有效保证智能巡检能力的网格化覆盖,实现运维策略的精准执行、设备状态的高效获取和快速响应。面对平潭海风大、湿度高、盐密度高等环境特点,大疆公司“无人机机场”配置了更强的无人机动力性能、抗腐蚀性能,以及微气象站,灵活应对海岛场景下的巡检需求。

当前,国网福建电力已完成28套大疆“无人机机场”的部署应用,还有27套正在接入中。下一步,国网福建电力将继续深化无人机巡检应用,加大“无人机机场”配置,拓展无人机网格化巡检应用范围,推进运维模式数字化转型,让电网更“智能”,以数字化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建设。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拥抱汽车行业新时代
下一篇:小微企业一季度运行企稳回升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