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金融扶持小微企业创新创业

陆 敏 王宝会    2023-05-05 16:26:14    经济日报

金融对促进小微经营主体全面复苏和创新创业具有重要作用。中国银保监会日前印发《关于2023年加力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量的通知》要求,银行业保险业加力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量,切实增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获得感。

加强精准支持

小微企业分处不同行业,需要的金融支持千差万别,提升服务精准度非常关键。“五一”假期,餐饮行业迎来客流高峰,这背后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支持。近期淄博烧烤爆火,烧烤店主刘强果断贷款扩大了自己的店面,进行了装修。但贷款即将到期,由于自己与员工每天“超负荷”工作,没时间去办理续贷业务。光大银行淄博分行了解情况后,安排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协助解决续贷业务。

瞄准小微企业需求,多家金融机构精准发力。据悉,中国银行淄博分行与淄博市烧烤协会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为小微企业推出多款专属信贷产品;邮储银行淄博市分行针对烧烤经营业户,烧烤器具、食材等产业链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推出了“金炉”极速贷业务,贷款可随用随还。

随着百姓出游需求的恢复,文旅产业持续复苏,行业内大量小微企业需要金融机构支持。银保监会明确要求,银行保险机构加强精准支持,要聚焦重点领域,支持住宿、餐饮、零售、教育、文化、旅游、体育等领域小微企业的合理金融需求,促进经济复苏。同时,积极研发符合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特征的信贷产品,更好满足其用款急、期限短、频次高的资金需求。金融机构需要继续发挥特长,在支持小微企业方面推出创新举措。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提醒,金融机构需加强特色贷款的贷后风险管理,谨防业务大起大落的潜在风险。

提升服务质量

山东尚瑞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新型建筑材料制造的小微企业。由于近期订单迅速增加,企业自有资金难以满足生产需要,想从银行贷款用于生产。建设银行德州分行在银企对接活动中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联系企业,为其办理了全流程线上信用贷款“首户快贷”,企业顺利获得100万元贷款。

围绕小微企业无贷户扩大服务覆盖面,也被列入此次银保监会《通知》要求。《通知》明确,重点围绕小微企业无贷户扩大服务覆盖面,加强对小微企业信用信息的挖掘运用,增加信用贷款投放。

据银保监会披露,去年全年新增小微企业法人首贷户81.5万户,首贷户金额同比增长13.1%。今年以来,对“信贷空白”小微群体服务力度持续加大。数据显示,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仍在降低,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一季度平均利率较上年下降了0.38个百分点。

金融机构在服务小微企业“增量扩面”的同时,还要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通知》明确要求银行保险机构践行客户为本的理念,开展“走万企 提信心 优服务”活动。深入了解小微企业全方位金融需求,找准与自身经营战略的结合点。

不久前,北京一家从事建筑幕墙装饰装修的小微企业出现了流动资金不足的情况。眼见500余万元贷款即将到期,浦发银行北京分行主动与企业联系。鉴于该企业此前良好的经营情况,银行为其申请了续贷业务,将还款期限延期一年,并下调了部分贷款利率。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各金融机构要健全完善小微经营主体诉求回应机制,认真回应小微企业合理诉求,指导基层分支机构、客户经理努力把问题解决在服务第一线。同时,加强风险监测分析,合理控制贷款质量。

形成服务体系

据悉,今年金融加力服务小微企业的工作目标是:形成与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总体继续保持增量扩面态势,优化服务结构,提升重点领域服务精准度,拓展保险保障渠道。贷款利率总体保持平稳,推动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逐步降低。

近年来,监管部门根据实体经济发展形势和经营主体金融需求,不断调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目标。2021年银保监会强调“整体效能”,为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增加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活力,要求在小微企业金融供给总量继续有效增长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供给质量、效率、效益的明显提升。

去年人民银行印发《关于推动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的通知》,强调“长效机制”,要求金融机构着力提升服务小微企业的意愿、能力和可持续性,助力稳经营主体、稳就业创业、稳经济增长。

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李晔林认为,此次发布的《通知》主要强调助力小微企业在支持经济恢复和产业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从机制入手,形成与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

在对接服务方面,要求银行机构加强纾困解难、扩大内需、稳定就业和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在优化结构方面,要求银行机构扩大服务覆盖面,完善定价机制,加大续贷支持;在增强能力方面,发挥差异化服务优势,要求大中型银行实现服务小微企业的规模经济;在搭建平台方面,要求银行加强普惠小微贷款风险管理机制,畅通基层诉求回应渠道,加强信用信息共享机制。

“银行机构要进一步增加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广度、深度和精度,以多元金融服务满足新形势下的需求,不断加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能力。”李晔林说。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拥抱汽车行业新时代
下一篇:投资“强引擎”作用彰显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