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扬长避短培育特色产业

宋美倩    2023-05-08 14:27:27    经济日报

4月末,河北省最北部的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数十台大型耕播机械在御道口镇肥沃平坦的黑土地上驶过,半天时间就播种马铃薯千余亩。

围场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张勇成介绍,当地属高寒区域,栽种其他粮食作物有很大限制,但发展马铃薯产业却得天独厚。近年来,为推动马铃薯产业优化升级,围场县改土改田,扩大高效种植面积。过去几年,围场县先后整合涉农资金10亿元以上,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县马铃薯播种面积维持在65万至75万亩,其中实现机械化种植和节水灌溉高效节能种植的面积达40万亩。“我们镇坡改地后新增马铃薯种植面积1万亩,年增加产值3000余万元。”围场县朝阳湾镇党委书记安秀武表示。

围场县还实行优种优育,提高品质产量。马铃薯一旦被病毒侵染就终身带毒,且病毒能在种薯间代代相传,造成种性退化和严重减产。为脱除马铃薯主要病毒,围场建立了全国规模最大的马铃薯研究院,自主研发了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生产技术,从源头控制马铃薯质量,实现增产30%至50%。该院育种专家陈啸天表示,脱毒优良种薯可使每亩地效益增加500元以上,与传统种薯相比,全县产量增加42万吨。

为推动产业化和市场化,围场县以种薯繁育为支撑、以商品薯生产为主导、以马铃薯加工为延伸,在全面发展马铃薯种植业的基础上,建设精深加工企业,不断改进粉条、淀粉等马铃薯制品加工工艺,由卖作物向卖产品转变。截至目前,全县已发展马铃薯加工企业9家。通过精深加工,马铃薯价值可提升3倍至4倍。

围场县委书记刘洋表示,围场马铃薯产业探索的绿色发展、转型升级、增产增效新路径,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未来,围场将进一步整合县内马铃薯种薯企业资源和力量,开展种业振兴行动,培育一批本土种薯品种,构建集“科研、良繁、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马铃薯产业集群。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澳门旅游业强势复苏
下一篇:打通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堵点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